第45章
一個十七八歲的陝北籍男生怒聲道:“你那是胡說八道,大明誰都可以缺但不能缺少皇帝,沒有了皇帝這個共主,大明立馬會陷入四分五裂。”
一個十五六歲操南方口音女生情緒激動道:“朱校長親口說的,大明可以沒有皇帝,皇帝是封建專制產物,他的存在會嚴重阻礙民主程序。”
“朱先生可沒說一定不要皇帝,大明的歷代皇帝都是心懷百姓的,就比如崇禎帝,他連身像樣衣服都沒有,皇后為了替皇帝分憂更是日夜紡紗織布,”
“對,皇帝困於深宮,又被文武百官和宦官欺瞞哄騙。”
“非也非也,皇帝的好壞不是本質,皇帝專制制度才是影響民主程序的關鍵阻礙。”
“那我們為什麼不考慮君主立憲制,”
“君主立憲是建立在成熟的契約社會,我們大明有契約精神嗎?”
“我放你媽狗屁,你這個石柱蠻子,你懂什麼政治?”
“你一個西賊餘孽假惺惺變成保皇黨,你騙鬼呢?”
“我操你姥姥,咱倆下場練一個,看我不把你個土蠻子打出屎來。”
“你匹夫之勇算什麼本事,哪次不是我石柱兩三千白桿兵殺得你們數萬西賊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有本事咱戰場上過過手。”
然後,好好的辯論變成群毆,川籍土族群毆陝籍反賊餘孽。
不過這樣的群毆早見怪不怪,所以其他派系,包括陝西籍其他派系只是在一邊看熱鬧甚至於起鬨。
吉王府慈善制義學堂講究的是一個風氣開放學生自治,所以這幫偷偷摸摸送來的西賊餘孽早就是公開的秘密。
意想不到的是,原本是反賊的陝西籍學子,特別是受到初級中學教育的學子大部分都是堅定的保皇黨,反而是南方人,甚至於吉王一脈子孫都支援共和,特別是是來自石柱的土司子弟最反感封建專制。
當然,這個年紀的少年政治傾向全憑本心,如果是成熟的政治人物,絕對不會有朱氏皇族反朱氏帝制思想。
無心插柳的,也讓王自用王教習惱火到惱羞成怒,王自用透過努力今年終於教上小學堂三年級語文,但他也明顯感覺這學堂慢慢在淘汰老式文人,可他這個年紀是真的跟不上學堂步伐。
所以,這些升入初中離開他視線的陝西籍學子慢慢的從內心看不起他,自然而然的,他的號召力幾近於無,他的如意算盤成為竹籃打水一場空。
可這樣的陽謀幾乎沒辦法破解,這些被吉王府扶養教育出的半大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是非觀,他那些陰謀詭計煽動不了幾個人。
所以,王自用從去年開始便寫信給高迎祥高闖王,讓他停了對這些孩子的錢糧供應。
可沒多久,高迎祥和三十六老營突然被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孫傳庭殺的一敗塗地,僅僅三個月時間,陝西義軍在河南形式急劇惡化,張獻忠逃入四川,李自成帶十餘騎遁入深山,高迎祥更是死於非命。
好好的一盤大棋,絕妙的南北共同舉事陰謀,還沒有開始便無疾而終。
按理說崇禎九年是朱由檢最高光時刻,他都準備摩拳擦掌對吉王府動手。
可是,崇禎九年(1636)四月,遼東的皇太極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建國。
皇太極建都於瀋陽,定國號為清,定年號為崇德。
通常來講,新店開張,隔壁左右都要送點花圈花籃之類的賀禮,很明顯,崇禎沒有這個打算,也沒這個預算。
不要緊,不送,就自己去搶。
崇禎九年(1636)六月,清軍發起進攻。
這次進攻的規模很大,人數有十萬人,統兵將領是當時清軍第一猛將阿濟格,此人擅長騎兵突擊,非常勇猛。
難得的是,他不但勇猛,腦子也很好用,關寧防線他是不去碰的,此次進關,他選擇的路線,還是喜峰口。
此後的戰鬥沒有懸念,明朝的主力部隊,要麼在關寧防線,要麼在關內,所以阿濟格的搶掠之旅相當順利,連續突破明軍防線,只用了半個月就打到了順義(今北京市順義區)。
阿濟格是個很能吃苦的人,具體表現為不怕跑路,不怕麻煩,到了京師城下沒敢進去,就開始圍著京師跑圈,從順義跑到了懷柔(今北京懷柔區),又從懷柔跑到了密雲(今北京密雲區),據說還去了趟西山(今北京西山),圓滿完成了畫圈任務。
當然,他也沒白跑。據統計,此次率軍入侵,共攻克城池十二座,搶掠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