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就比如冗官冗吏,後世小小一個縣城,有數十個機關,成千數萬官吏,這些冗餘多是發現一個問題成立一個管理機構,新機構出現貪腐再成立另外一個監督機構。
如此越來越多機構便充斥縣中,各機構有會是一正數副,再加上其他官職,真正做事者十不存一。
又比如貪腐問他,後世有如此高科技超級電腦,難不成分析不出誰收支嚴重不相符,就算真的查不出,各機構內部底層職員不清楚,為什麼不給予他們監督權利彈劾權利。
再比如人情社會,其實在大明也是如此,這個真的只能怪儒家千年治國的遺留症,儒家喜歡個個標榜為君子,他人自然是小人,所以便會拉幫結派自認為的君子形成一張巨網打壓其他派別。
真正的讀書人,或者做學問的人,有幾個擅長人情世故,所以結果是真正的人才漂流海外,事故之人才得能如魚得水,這樣的社會代價是,一個小地方,你不認識幾個人你最好不出事,你出了事只能打落牙往肚內吞,因為那張網可以把你碾壓到無容身之地。
所以朱慈灶喜歡的社會是結構簡單,減少人情,提倡法治或者自治,因為身處其中最懂其中弊病,難不成百姓不知道好歹而需要個外人指手畫腳。
因為朱慈灶少年經歷讓他過早接觸道家,那老道人讓他修煉的首經便是《道德經》,所以,他內心是認同大國家小政府理念的,也認同大明的混亂不是管理不到位而是管理太過苛捐雜稅太過。
當然,朱慈灶一直自認為自己是中人至智,再加上他的性格缺陷(書生氣,社恐症,情商低),他是勉為其難在試圖改變身邊點點滴滴,試圖用行為點點滴滴影響身邊人。
他這屬於典型的大音希聲不言而教。
崇禎十一年元宵開學後,又有萬於人升入初級中學,又有三萬餘人進入橘子洲小學堂。
因為考慮到十二三歲做不了什麼事,加上各地工坊實在是人滿為患,所以朱慈灶對小升初很寬鬆,也就是說,只要能上六十分,基本上是可以升入初中,若沒及格可留級復考。
加上朱慈灶的考題不是考倒學生為主,加上這個時空沒有外文,加上這個時空沒有手機電腦遊戲,所以語數兩科及格其實很容易。
升入初中,功課從語數兩門變成語數歷生政物化地七八門。
功課的增加變難立馬讓很多學生驚慌失措抓耳撓腮。
當然,教育本質是甄選,初中不會月月淘汰,但想拿畢業證肯定得下苦功。
如果能順利畢業,你不但可以繼續讀高中,還可以報考軍官學院,音樂學院,甚至於初級醫學院,初級法學院,大明目前的初中水平,其實已經可以參與很多科研專案的研究了。
初十一第四司第38班是剛剛進入初級中學的初一班,其中十一年代表崇禎十一年,第四司是第四號教宿樓,三十八是班級名。
錢小寶經過三次跳級成為班上年紀最小的學生,他今年才十歲,當然,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便是世子妃錢梅花的內弟,他屬於皇親國戚。
但是,義學堂不論這個,連王府軍事學院院長朱慈煃的長子,也就是庶長孫朱和基也和普通學子一樣同吃同住不享受任何優待,更不要說他這個外戚。
“全體起立,”班長看見先生進來大聲道。
“先生好…”
“同學們好,請坐,”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先生沉穩的道。
這小先生便是去年沒考上大學的陝西籍學子祖大石,流民而至長沙,剩有老母一人,如今在紡織廠做工。
祖大石先掃視了一眼五十個學生,當看見有兩三個如錢小寶一般的跳級生後他終於露出笑容道:
“我是你們的政治老師祖大石,你們以後可以稱呼我祖先生或者大石兄,
朱校長說了,政治的意義是制定政治制度,但政治家是多餘的,甚至是有害的,政治家和政治區別是,政治是一套制度,政治家是執行制度的人,我們可以俗稱皇帝或者首輔,丞相。
為什麼大明不需要政治家,因為政治家的主要工作是妥協和讓步,貪婪和狡詐,政治家為了權利和利益可以做任何承諾,正因為有了政治家,政治變成一門極其複雜的學問。
所以朱先生告誡我們說,政治的本質是遵守規矩,一套合理的政治制度可以讓一群庸人治理數百年,一個不守規矩的政治家頃刻可以讓一個國家分崩離析。
下面,我首先介紹古今中外所有的政治制度,在我國遠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