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看清大勢的先行者可不止堵怡和一人,而是數人,特別是很多來自兩廣和江南商賈,這些人因為和吉王府多年貿易賺得盆滿缽滿,能賺大錢之人肯定是些聰明人,聰明人肯定會研究吉王所思所想所作所為。
這一研究便大概明瞭吉王朱慈灶抱負和理想,吉王朱慈灶為什麼堅持辦學,那是因為吉王想改造大明,吉王想改造出什麼樣大明?
一,豪門士紳可以富甲天下,但不能逼百姓沒有活路,所以,平均地權是肯定的,也就是說,誰逼死天下百姓先殺誰。
二,新大明不歧視商賈,甚至於鼓勵經商,但富豪不能仗勢欺人,不能官商勾結,也就是說,在規則內一切好說,說壞規矩誰死。
三,百姓不但要活,而且要活出人樣,誰敢傷害百姓殺誰,吉王府不管你是官兵還是流寇,不管你是蠻夷還是首輔。
四,吉王府的強盛天下無敵,把家小安置長沙絕對安全,把財產存放長沙絕對保險。
所以,長沙房地產肉眼可見火速竄升,甚至於到了哄搶地步,好在今年吉王府大拆大建放出的鋪面房產比較多,所以價格才穩定下來,但像學城幾個商業街和各學院正大門黃金鋪面,早被炒到百兩每平。
筒子樓無人關注還保持千圓每平(礙於丈太長尺太短,學城於前年制定新單位米),千圓合一兩白銀,等於普通人一個月收入,也就是說,普通人努力三四年可以購置一套筒子樓住宅。
為了照顧長沙新市民,王府銀行還推出低息房貸,普通工人只要付個三成首付,這套房子就是你的了。
筒子樓狹小,雖然也安裝了自來水廁所,但廚房是公用的,每層樓道兩邊有兩個廚房,廚房蜂窩煤不熄火,誰家做飯端著鍋碗瓢盆去做,煤球錢水費分攤。
當然,崇禎八年前那批流民已經開始換房了,這批人安居樂業了這些年,這個時代晚上又沒樂子,所有各家各戶比著賽的生兒育女,子女一多房子就感覺狹小了,所以,王府適時推出兩房一廳三房一廳大套房,而且價格才三千圓每平。
三千圓也差不多是這批人的月收入,換套兩房一廳差不多需要五六年工資,換套大三房差不多十年工資,聽說新套房都預留了電線管,以後新套房會用上電燈,這是新套房最大的賣點,雖然沒人看見過什麼是電燈,但止不住百姓對吉王府的信賴,所以,攀比換房成為潮流。
吉王朱慈灶早注意到民生艱難,可這個時代建築全靠人工,一套後世的小高層造價真的不低,賣三千每平只有微利。
長沙府現在有千餘萬百姓,而且每天還要接納絡繹不絕流民,特別是去年女真肆虐山東期間,數百萬的山東百姓拖家帶口逃至長沙,好在入夏後流民潮緩和下來,但隨著李自成張獻忠死灰復燃,往後南逃百姓會越來越多。
所以,長沙府土地已經特別緊張,百姓生存空間只能往上堆疊,六七層小高層是最低高度,可這個時代即使有超高建築技術也建不出太高樓層。
朱慈灶今年搬進專家別墅,他這套房不管是面積還是裝修都是統一規格,這樣的別墅總共只有一百套,現在入住的只有三十三棟,包括二子式滑膛槍孫二子,鐵蛋式膛線步槍發明人張鐵蛋,臘梅式迫擊炮發明人彭臘梅等火器專家,還有發明蒸汽機的彭越,蒸汽船開創者王二妹,玉芳鏡發明人呂玉芳,研究電子電力等學科帶頭人等等民用領域專家。
錢梅花端著杯茶送到書房,錢王妃育有一雙子女,兒子朱和壩生於崇禎九年,女兒朱和幸生於去年。
朱慈灶接了茶溫和的感謝:“你也忙了一天,早點休息吧!”
錢王妃嫣然一笑道:“我不累的,剛剛哄睡兩兄妹,是否又思念起他們母子了,”
“沒有的事,我在憂慮百姓辛苦,以前我見那邊百姓為了套安身立命之房耗盡三代人積蓄和三十年房貸,誰知我的百姓為了套房也異常艱難,”
“可他們樂在其中啊,再說我們也沒能力白送他們房子,”
“我知道,我昨天去鐵廠轉了轉,有些認識的老工人雖然月薪達到三四兩,可家家子女一大堆,他們剛剛還完筒子樓房貸,現在又得貸款換房,還要供子女讀書吃穿,過些年還要操心子女婚事婚房,我在想,這樣蜂蟻般的人生真的是我所追求的嗎?”
錢王妃摟著朱慈灶腰道:“普通百姓何時何地都艱辛,他們的幸運是遇見你這樣慈悲之王,你不但堅持虧本供給,還為他們提供低息免息貸款,你知道嗎,這天下再無人會拉扯他們一把了,再無人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