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錢兄不是說他們都是流民出身嗎,那就用錢砸,一千兩不行就一萬兩,這天下有幾個窮逼不心動的,我們也不要你出錢,你只需要找來幾個心儀的就行…”
錢夢麟嚇得滿頭大汗道:“三位兄臺難道沒聽說過?”
“什麼?”
“抗虜衛在濟南城下槍斃了大明首輔劉宇亮劉閣老和兵部尚書楊嗣昌楊閣老,”
“什麼,他們好膽,”
“他們不但敢殺大明閣老,議和團五十幾位大人被他們殺了二十八人,剩下的全部黥面侮辱,百名錦衣衛殺了九十一,遼清使團百餘人,包括豫親王多鐸全部槍斃,三位兄臺,不是我捨不得黃白之物,實在是,惹不得也惹不起…”
“我們又不持強凌弱強買強賣,我們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再說,若情投意合大不了納入府內就是了。”
錢夢麟酒已經嚇醒了,他眼看三人入了淫魔只能道:“三位兄臺若是不信明早一看便知。”
第二天大清早,整個長沙府安靜了下來,所有工廠停工,所有學校停課,所有經營場所停業,所有人都往湘江兩岸趕。
《義學日報》(旬報已經改成日報)提前三天釋出訃告,事實上,昨天下午王府新成立的海軍艦隊已經駛入洞庭湖長江口等待,他們將用王府最新式蒸汽船用最高禮儀迎接英烈回鄉。
第二天大清早錢夢麟帶著三人登上城牆,西城牆上早站滿了達官顯貴,連堵知州也肅然遙望,夫人堵怡和穿著黑紗站在堵知州身側。
錢家肯定有一席之地,而且就在堵知州旁邊,錢夢麟向三位同年介紹道:“新成立的炮兵學院沿江每隔五里設炮陣一個放炮九響路祭,現在傳來的炮聲還很遠,等一下你們就知道厲害,吉王府錢多槍多炮更多。”
王君學好奇問:“為什麼放九響?”
錢夢麟賣弄道:“九響代表吉王府辦學九年,他們是崇禎三年在橘子洲開慈善義學,到今年整九年。”
潘兆錫鄙夷道:“那要是像你們嶽麓書院開辦數百年豈不是…”
說著潘兆錫準備放肆大笑,可看見堵知州神情肅穆便強行閉嘴。
炮聲由遠至近慢慢的開始震耳欲聾起來,三人聽著這一聲聲沉悶炮聲總算正經起來。
突然,視線盡頭有濃煙滾滾,沒多久,在朝陽金光中,一條黑線出現在眼前,再頃刻間,三人終於看見那是十幾條大船在逆流而上。
三人膛目結舌看著夏雨過後滾滾洪水中的十幾條大船,它們真的不需要縴夫拉縴,它們連風帆也沒有,可它們就如此在波濤洶湧中劈浪前行。
“轟…轟轟…轟轟轟…”對岸炮陣看見戰船一聲聲的鳴炮致敬。
船舷兩側站著兩排身穿白色短軍裝的海軍齊齊向炮兵敬禮答謝。
數聲悠長的汽笛聲中,十幾艘戰船緩慢靠上橘子洲碼頭停槳落錨。
錢夢麟適時的拿出幾個千里鏡分發,這也是吉王府產出,只不過是外貿版,但絕對比明軍用的清晰得多。
四人能清晰看見一具具白板簡易棺槨從船艙抬下,沒多久,橘子洲碼頭廣場被四千具棺槨擺滿,吉王身穿黑絲滾龍袍神情肅穆的走入棺陣,他的身後跟著王妃和小世子。
千里鏡內,幾人能清晰的看見吉王眼裡的淚花,他花了一個多時辰撫摸每一具棺槨,又讓小世子向每一位重傷兵見禮。
“看見沒,棺槨上覆蓋的是軍旗,聽說烈士才有權享用此待遇,當年老吉王薨逝覆蓋的只是大明日月滿堂紅國旗。”
“一塊破布而已,”
“大明什麼時候有了軍旗?”
“吉王所創,吉王最看重者乃他學生。”
“…”
“看對面桃花嶺,那是烈士陵園,非烈士不得下葬,門口文官下轎武官下馬,陵前有高十丈(三十三米)華表,吉王朱慈灶親筆題寫:大明英烈永垂不朽!”
鄒百駿三人看著桃花嶺烈士陵園方向,哪裡其實很好找,因為統一規格的花崗岩墓碑覆蓋半個山谷。
“那裡還有祭廟?”
“可不是,壯觀的很,一共三進,前祭祀殿可容納數千人同祭,中殿供奉烈士靈牌,後殿供奉中華歷代先烈,聽說只有抗擊外族入侵之將才有資格進廟。”
“哪些人有資格?”
“比如岳飛抗金便有資格,又比如衛青霍去病抗擊匈奴,”
“國朝有哪些人入廟?”
“有于謙,盧象升,滿桂,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