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隨著《義學日報》火遍大江南北,南京陪都發行了一份《東林日報》,而且自發行之日起便與《義學日報》針鋒相對。
五月初十,《東林日報》頭版頭條:妄殺首輔尚書,藩王驕兵悍將視吾皇為何物?
文中,東林日報歌功頌德首輔劉宇亮和兵部尚書楊嗣昌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大無畏精神,甚至於重點描寫首輔劉宇亮冒著炮矢賦詩言志視死如歸,首輔代表大明朝廷,朝廷高瞻遠矚定下策略,某地方藩王不但不能領會高屋建瓴之精略,竟然草率槍殺了兩位閣老,這是令輕者痛仇者快之行徑,兩閣老壯烈殉國後,本已息兵之遼東,大清竟然瘋狂攻打松錦一線,副總兵金國鳳與二子戰死松山,衛指揮使楊振戰死松山,松山死傷軍民數萬,這一切皆因某藩王驕兵悍將挑起…
《義學日報》五月十五日由趙無疾提筆反駁道:我聽說煮熟的鴨子飛不了,吉王府抗虜衛吉王衛匯同石蛀三千白桿兵及山東河南民間好漢並綠林萬餘人圍死濟南城兩月有餘,濟南城中女真賊寇彈盡糧絕窮途末路,我不知道這個時候為什麼大明朝堂非要言和,是為國,還是為私?
大明首輔劉宇亮,大明兵部尚書楊嗣昌之流第一次到訪濟南城乃二月初九,城中敵酋多爾袞立即派漢奸寧完我出城接洽,並且立即承諾每人賄銀一百五十萬兩車馬費,二月初十到達德州後,寧完我立即聯絡晉商八大家籌措五百萬兩,並且當日將承諾之三百萬兩賄銀送至劉楊閣老手中。
劉宇亮楊嗣昌二人收到車馬費後立即發動門生故舊在京師造勢搖旗吶喊,說什麼吉王衛雖然圍了濟南城,但同樣被城外八萬女真鐵騎反包圍,吉王衛處於下風陣地岌岌可危,倆人審時度勢接受和談為大明爭取到一千萬兩白銀賠款,黃臺吉自去帝號退回赫圖阿拉祖地,歸還自萬曆至崇禎當今所有侵佔遼土。
劉楊二人回到京師後更是迅速推動和談,為大明先行爭取到第一筆賠償金三百萬兩,又諫崇禎皇帝道:吉王衛只知吉王不知吾皇,此戰若勝乃藩王之功,藩王功高震主,若敗,十幾萬女真鐵騎會對大明展開瘋狂報復,並且會再調女真鐵騎入關圍攻京師。
在大義凜然之私下,女真使臣寧完我范文程之漢奸幾乎每日去拜訪朝中袞袞諸公,倆人出手大方金錢開道,光劉宇亮幾個門房每人就收到賄銀三百兩,劉家三房伺妾每人得銀五萬兩,劉家嫡長子得銀十萬兩,次子及庶子每人都有一至五萬兩不等孝敬,楊嗣昌家因為子嗣更多賄賂只多不少,朝中各衙門只要能在朝堂說的上話的都有重賄,連禮部派遣議和團中下級小官都收到萬兩車馬費。
據漢奸寧完我范文程及女真諸使臣交代,此次和談,大明朝廷雖然只收到三百萬兩白銀,但用於賄賂之銀達到七百八十餘萬兩,光在劉楊倆人身上便花去四百三十萬兩。
這些證人證言都收藏在大明嶽麓山大學文史館,包括劉宇亮楊嗣昌未寄出的親筆信筆向黃臺吉洩露朝堂機密口稱東皇萬歲,黃臺吉回信承諾如能入主中原封劉宇亮為並肩王,封楊嗣昌為湘南王。
然黃臺吉在范文程肛門夾帶蠟丸密信中叮囑多爾袞,只要脫困濟南,則第一時間擊潰大明十幾萬勤王之師挽回顏面,再伺機在野戰中絞殺吉王衛不讓其做大威脅大清入主中原。
這樣賣國求榮之首輔如何殺不得,這樣民族敗類之尚書如何斃不得,在鐵證如山證據確鑿之下,劉楊二人當著洪承疇等十幾位文武面不敢狡辯半句,東林黨自稱大明良心,又言: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便是東林黨之良心,這便是東林黨關心之國事。
東林諸君有膽來長沙文史館檢視原件文書嗎,敢來長沙與招供清使對簿公堂否?
自崇禎繼位以來,朝中高官重臣東林十佔其七,如此多的大明良心怎麼把大明治理成江河日下,如此多東林俊秀怎的讓大明千瘡百孔。
所謂東林,實乃蠅營狗苟之輩,非我黨類便百般刁難打壓,為反對而反對非東林一切言論,否認非東林一切政策國略。
所謂東林,表面兩袖清風一身傲骨,私底貪贓枉法驕奢淫逸。
《東林日報》有何顏面替劉宇亮楊嗣昌喊冤洗白,如此遺臭萬年之漢奸賣國賊就應該永遠釘在歷史恥辱柱上,如此賣國求榮之徒應該立跪像於濟南城外告慰數十萬被屠戮的冤魂。
天日昭昭,人心惶惶,是忠是奸,日月為證…
五月二十日,《東林日報》頭版頭條刊印:吉王衛妄殺三萬山東婦孺。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