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上完下午最後一節課,小安子拉著朱慈灶不撒手道:“世子爺,王妃命你今天無論如何回去吃晚飯,王府來了貴客。”
朱慈灶知道今天是躲不過去了,他現在是真的不敢回吉王府,僅一年半時間,朱慈灶幾乎敗光吉王府六代先祖積攢下的龐大家業,這次若賣掉益陽縣十萬畝水田,那偌大的王府只剩下那五十萬畝祭祀田了。
吉王府日薄西山,王府內各房怨念很深,所以也都在變著法貪墨王府錢財傍身,父王不得已動用家法管束,這一管束,王府內怨念更深,這些人看見朱慈灶恨不得生吞活剝了他。
更讓朱慈灶恐懼的是王妃瘋了似的給朱慈灶安排相親,現在的吉王府,官宦人家女兒是不會自入火坑的,所以王妃尋來的女子一批不如一批。
朱慈灶內心其實對普通之家女子沒有異議,甚至於對美醜也不介意,可容忍不了是沒有獨立思維之人格,更不要說這些女子幾乎大字不識。
當然,王妃肯定不懂後世獨立之人格是什麼,她急切的是即便大明沒了,即使吉王府沒了,可做為她僅存的兒子得有子嗣延綿。
急瘋了的王妃越急著安排女子見面,朱慈灶便越恐懼這尷尬的相親,王妃沒奈何便來了幾次義學堂,得,只要她看上的女學生,只要有十四五歲年紀,她便拉著女學生手問:這妹子長的乖,幾歲了,哪裡人啊,喜不喜歡你們朱校長…
朱慈灶只能苦口婆心把母親勸離,並一再保證會隨叫隨回。
小安子是王妃安排的小太監,所以王妃的話便是聖旨,朱慈灶只能忐忑的跟著他上渡船回王府。
進了府,王妃的兩個剛束髮小丫鬟飛奔進去報喜,王妃一臉喜色迎到門外喜呦呦道:“新知府堵胤錫堵大人上門拜訪,你父王在書房陪他說話。”
朱慈灶是真的不知道長沙府什麼時候換了新知府,他鬱悶的道:“娘,你知道孩兒忙得不可開交,我哪有時間應酬知府大人,”
王妃壓低聲音道:“堵大人帶著小妹一起來的,娘替你看了,天足,知書達禮,還開朗大方,而且像畫兒一樣美若天仙。慈灶,你說堵大人是不是有意…”
“娘咧,你別胡思亂想好不好,人家可是一地知府,本地官員私結藩王是大罪,”
“哪有那麼嚴重,那你說堵大人為什麼帶著妹妹做客,”
“我哪知道,總之不是你想的那樣。”
“我不管,你得跟我去花園看看,你兩個庶妹陪著堵小妹在花園賞梅。”
朱慈灶掙脫不了只能由母親拉進後花園,順著彎彎曲曲的小徑假山往花園深處走,峰迴路轉的猛然間看見轉角亭子內站著三個系白狐皮披風的少女和一群半大小丫鬟靜靜的看著梅園方向。
有點尷尬,本來準備私下偷看的,誰知道猛然間撞見了。
王妃心虛道:“你們在這裡玩啊,世子許久不回想念幾個妹妹了,所以…”
“對,我們也想灶哥哥了,”十妹解圍道。
十二妹更靈醒,她直接跑過來拉著朱慈灶手親暱的撒嬌。
朱慈灶只能和藹的看著這妹妹,父王一個閒散王爺除了造人便沒什麼正事,這代吉王有子十六個(夭折五個),有女十三個,因為兄弟姐妹過多,所以很多弟弟妹妹朱慈灶根本不認識,就更談不上親近。
就比如這兩個妹妹,兩個都滿了十六歲,妹好像是慈煃的小妹,十二妹好像是一個歌姬的獨女。
按照王府規矩,十六歲已經到了及笄出嫁年級,因為是庶出,所以難婚配官宦人家的嫡子嫡孫,一般只能是庶出子孫或者商賈人家,出嫁時,王府除了賠筆定例嫁妝一般不會大操大辦。
好在父王朱由棟性格開明寬厚,他沒想過攀附誰,更不會違背女兒意願犧牲誰。
這其實已經是王府女兒最大的幸運。
“灶哥哥,聽說義學堂有女先生,我也想去學堂教書,”師妹道。
“我也想去做教書先生,灶哥哥我會畫梅花,我可以教他們畫畫,”十二不甘示弱道。
“好啊,義學堂現在最缺的便是先生,”
王妃數落朱慈灶道:“你胡亂應承什麼,你讓他倆問問她們孃親同不同意再說,莫到時又說是你帶壞了她們家姑娘。”
王妃這話一出,兩個妹妹臉色鬱結起來,她們到了出嫁年級,現在最怕的就是面對茫然的未來和一無所知的夫家。
剛在憂傷,被晾在一旁的一個女孩走過來行禮道:“見過王妃娘娘,見過世子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