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乞和(1 / 2)

第99章

秦良玉看兩位閣臣兩股戰戰道:“兩位大人無須擔心,他們衝不進來的。”

劉宇亮滿頭冷汗確認:“當真衝不進來,那矮牆高不過三尺,”

楊嗣昌更是顫抖著道:“他們…手上…好像…有飛爪,只要…只要勾倒…矮牆,如之奈何…”

“放心,安心看戲即可,這些個笨韃子天天用這個招數,一直要到屍骨遍地走不了道才會歇氣。”

陣地內,觀察兵看著前鋒進入陣地內開始用鐵皮喇叭大聲報數:“五百步,”

“三百步,”

“兩百步,”

“一百步,”

“五十步…”

眼看著女真鐵騎已經到了矮牆前,馬上騎兵已經準備丟擲飛爪,突然,指揮官李春示意吹響進攻軍號。

李春因為作戰勇猛指揮得當升為新兵片片長之職。

然並卵,雖然槍聲響了一大片,但落馬無幾人。

李春怒罵道:“都他媽閉眼放什麼空槍,按照訓練瞄準了打,兩點一線對準目標開槍,”

這時百多條勾爪已經飛上矮牆,劉宇亮轉身想逃,楊嗣昌兩股之間一熱,他嚇尿了。

好在,第二輪排槍響起,這次因為馬轉彎加馬上之人拉扯矮牆減慢速度,千多杆槍竟然打下一大半女真韃子。

而後,剩下的幾十騎把繩繃的緊緊的卻無法撼動矮牆。

這矮牆看起來只有三尺高,可釘入地下至少五尺,加上用藤條編連夯土填壓,幾十匹馬力哪裡夠用。

馬上騎兵一看拉不動趕緊丟開繩子想逃,可第三輪排槍聲又響起,這次,只剩下五騎倖免於難逃了出去。

自始至終,吉王衛笑吟吟的看著,抗虜衛老兵更是一槍不發看著這幫新兵出糗。

其實真怪不得這幫來自民間的豪傑,他們剛剛領到屬於自己的新槍,第一次拿著新槍上戰場,所以有失水準很正常。

一直到五騎逃出百步開外,才有十幾個老兵把槍口對準目標乾淨利落開火,馬背上五人像五個沙包砰通一聲跌落馬下砸起一片塵灰。

這次攻守戰,女真兵死傷不過兩百騎,抗虜衛新兵有一杆滑膛槍漏火傷了右臉。

所以雙方都在戰爭中磨練成長,像開始的大規模戰鬥已經越來越少,因為誰都怕死,誰都求活,所謂驕兵悍將,那是需要無數場勝利鑄就,火槍兵便是終結驕橫女真兵的剋星,而且他們還必須飛蛾撲火的不停送死。

這便是冒險包圍濟南城的好處,《孫子兵法·九地》有言:“攻其必救,救其必亡。”

兩位閣臣剛剛驚魂交迫的爬下觀察臺,突然城中有人喊話:“劉閣老,劉閣老,我們願意投降,你讓他們不要動武,我是奉南大將軍睿親王多爾袞派來的使者…”

什麼意思,投降,多爾袞竟然願意投降,他投降代表侵入京畿的十幾萬女真兵都願意投降。

劉宇亮與楊嗣昌對視一眼,兩人瞬間掩飾不住的心潮澎湃臉紅心跳,特別是楊嗣昌楊大人,他一直主張和談,當然,所謂和談本意是,讓多爾袞不要縱兵劫掠你要什麼我們坐下談,我們減少損失,你們省了力氣。

當然,大明皇帝刻在血脈基因裡的氣節不允許朱由檢選擇屈辱求和,大明一幫重臣不允許卑躬屈膝,特別是盧象升為代表的主戰派語氣堅決道:“皇上命臣督師,臣意主戰!”

他接著向崇禎帝確認楊嗣昌是否曾以格苗(臣服邊民意思)的典故來主和,崇禎帝表示清朝與上古的三苗不同,已“凌犯天朝”,不可講和,接著對楊嗣昌說:“剿奴與剿寇不同,卿宜慎重!”

可現在,不是他楊嗣昌主動求和,而是他多爾袞主動求和,若靠唇舌之功降伏十幾萬清兵,那真的是潑天大功啊!

其實劉宇亮和他想法大同小異,所以,只思索片刻,大明內閣首府,皇帝欽差劉閣老竟然越俎代庖命令放行面議。

秦良玉為難道:“劉閣老,此事只怕我做不得主?”

劉宇亮生氣的道:“那就讓能做主的來見我,是吉王朱慈灶親自來,還是吉王衛指揮使錢寧來,”

秦良玉看劉閣老抖落官威只得無奈讓白桿兵放行,主要是出城的只有三個人。

三人一邊左右環顧一邊爬上第一道壕溝,走前頭的一看是個漢人,跟在他身後倆人卻是倆虎背熊腰的真女真,這倆人一臉不屑的四處打量陣地,而且手裡還拿著兩把鬼頭刀。

經過第一道壕溝往前走十五步(大明一步大約1.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