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鵬飛幾經撬動後,一塊條石開始鬆動了。
劉根柱趕緊說:“大侄子慢來!你最好先找塊布把鼻子和嘴捂起來,我們也稍離開點兒。”
“噢!對對對。根柱老弟提醒的好!”嶽子聰說。
鵬飛馬上也明白怎麼回事了,誰知道里面是什麼東西?要是有什麼有害氣體出來,或有暗器什麼的。這不是書裡面和傳說中經常描寫的情節嗎?
也沒準備什麼口罩一類的東西,他乾脆就把外衣圍在了臉部。嶽子聰和趙惠玲,根柱退後了好幾米。
鵬飛稍鎮定了一下,然後猛地一使勁,條石頓時被撬開一條好幾公分的縫隙。再使勁一撬,一塊條石翻到一邊。此時他們看到,地櫃裡露出了像瓷壇一樣的東西。
嶽子聰走近了地櫃,手機近距離的記錄了剛才的一幕。
“爸,是不是開啟?”鵬飛問。
嶽子聰看看劉根柱說:“若沒有什麼異常,我看可以。”
劉根柱點點頭。
鵬飛說聲好嘞!跟著撬開了另一塊條石,直至把地櫃一頭兒暴露在外的條石翻開,地櫃裡的瓷壇便展現在大家面前。
鵬飛看了看,瓷壇上下兩層擺放在櫃子裡。用樹枝從倆瓷壇瓶口的縫隙中往裡探看,好像一層有四個,那就是共八個罈子。
罈子不太大,長方形,高約四十多公分,寬和長各三十多公分左右,壇口上用油紙包著。
鵬飛試著要搬一個罈子出來,可試了試,沒搬動。噢!他明白了。因為罈子碼的太緊,裡面的東西又沉,不是他搬不動,而是沒法用力。
於是在劉根柱的指導下,鵬飛慢慢的移動頂蓋,跟著,大半個瓷壇露了出來。
嶽子聰看差不多了,說:“先開啟一個看看吧!”
鵬飛揭去了罈子上面的油紙,露出了被黃蠟密封的壇口。去掉黃蠟,揭去蓋子,裡面的東西立刻暴露在大家面前。劉根柱驚歎一聲說:“是元寶!”
“哇!真是元寶。”鵬飛也驚喜道。
“飛兒,拿一個過來看看!”嶽子聰說。
鵬飛拿了一個過來,嶽子聰仔細記錄了一下元寶的形狀,銘文等。
元寶表面已經氧化,但上面的銘文還清晰可見。
他一邊記錄,一邊說:“你們看這上面的銘文,這是同治元年十月,太谷縣,解永命五十兩。這是咱們山西的呢!飛兒,你再看看其它的。”
鵬飛又取出幾錠,他看了看說:“呃!這錠是咸豐年,揚曲縣喬大元,五十兩。另一錠則是道光年,徐溝縣趙鳳儀雙喜,五十兩。”
“噢!看來這些都是咱們山西的官銀。算算年頭,也百年以上了。”劉根柱說。
嶽子聰說:“其它的也就甭看了,估計都差不多。”
趙惠玲發愁說:“這麼多銀子,放哪兒啊?”
“子聰兄,這些財寶你可要保管好。更不能讓外人知道!財不露白啊!”劉根柱說。
“是啊!我真還有點兒發愁呢。看來只能儘快運回bJ了!飛兒,這事你來辦吧!”嶽子聰說。
這時劉根柱說:“要儘快處理,以免麻煩!”
“對!那就先蓋起來吧!先回去休息,再想辦法怎麼處理。”嶽子聰說。
“好!那你們吧,這裡我來處理。”鵬飛說。
嶽子聰和妻子,以及劉根柱先回去休息了。
此時他想,怎麼把這些東西運回bJ呢?而且還要秘密進行。
家裡就自己一個壯勞力,找人幫忙又不方便。他拿出手機撥通了妹妹的電話。
給小妹交代了一番,離開園子,回去給爸媽說了一下安排,現在就等心遠來了。
對那些寶貝,嶽子聰總是不放心,他和老伴兒倆,乾脆就到園子的小亭子裡坐著聊天兒。
鵬飛沒事,也到園子裡來陪爸媽。
當他看到那棵棗兒樹上結的棗兒,有的已經紅了,就說:“爸,棗兒什麼時候成熟啊?”
“呃!你問起這個來了,我小時候也問過你爺爺。記得他說,七月十五棗兒紅圈兒,八月十五棗兒落杆兒。意思是說,農曆七月十五時,棗兒的皮開始發紅。你看此時已經是全紅時期,也是儲存糖分時期。等到了農曆八月十五後,棗兒就成熟了。開始打果兒,然後進行晾曬。晾曬幾個月後,就成了大紅棗兒了。”嶽子聰笑笑說。
“噢!可惜這棵樹太老了,也沒怎麼管理,完全是自然生長。你看,好像沒結幾個棗兒。”鵬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