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妃失勢貶位,甄嬛痛失親子,後宮之內一時之間驟然沉寂。這樣的局面,恐怕正是皇后最願看到的。
承乾宮內,靜姝與四阿哥相對而坐,一同用膳。
桌上擺滿了精緻的菜餚,熱氣嫋嫋升起。靜姝微笑著看向四阿哥,眼中滿是期許。
“來,你最愛的雞絲銀耳。”靜姝盛了一碗,遞給四阿哥。
四阿哥接過嚐了一口“還是額娘這的雞絲銀耳最好。”
“你呀,就是嘴甜。”靜姝輕笑道。
看著四阿哥,靜姝想著,這後面兩個任務應該是手到擒來了吧。沒了四阿哥,甄嬛是怎麼也當不了太后。
突然,太監一聲高喊:“皇上駕到!”靜姝與四阿哥連忙起身相迎。皇上龍行虎步而來,神色威嚴中帶著些許溫和。
靜姝微微欠身道:“臣妾參見皇上。”四阿哥也行禮道:“兒臣參見父皇。”皇上扶起靜姝,示意四阿哥免禮,目光落在這滿桌的菜餚上。
“你們母子二人倒是愜意。”皇上微笑著說道。
靜姝溫婉回應:“皇上日理萬機,難得有閒暇。臣妾與四阿哥用膳,不想皇上竟來了。”
隨後,皇上入座,靜姝忙命人添上碗筷。
皇上微微眯起雙眸,看著四阿哥道:“朕聽聞你近日勤勉讀書,多有進益。”
四阿哥神色一凜,恭敬道:“回父皇,兒臣愚鈍,唯有勤勉補之。”
皇上微微頷首,道:“朕且問你,《論語》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何解?”
四阿哥略一思索,從容答道:“回父皇,兒臣以為,此句意為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陷入困境。學習與思考當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皇上眼中露出一絲讚賞,又問道:“那《孟子》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又作何解?”
四阿哥挺直脊背,不慌不忙道:“父皇,此句是說施行仁政的君主,會得到更多人的幫助;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則會很少有人幫助他。治國當以仁為本,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
皇上滿意地點點頭,道:“不錯,看來你確有進益。”
四阿哥謙遜道:“父皇謬讚,兒臣不敢懈怠,唯有勤奮讀書,方能不負父皇期望。”皇上微微頷首。
隨後,四阿哥道:“父皇,兒臣先行告退,不打擾父皇與額娘。”皇上點頭應允。四阿哥恭敬退下,步伐沉穩。
皇上拉過靜姝的手:“姝兒將四阿哥教養得極好。”
“四阿哥是皇子,自然是像皇上,臣妾可不敢居功。”靜姝看著雍正盈盈笑道。
雍正微微開口“再過幾日便是你的冊封禮了,回宮之後,諸事繁多委屈你了。”
“有皇上事事為我著想,臣妾不委屈。”靜姝輕聲道,似有淚光閃爍。
吉日良辰,宮殿之中一片莊嚴肅穆。陽光灑落在金碧輝煌的琉璃瓦上,折射出璀璨光芒。
靜姝身著華麗的貴妃服飾,那衣裳以紅色錦緞為底,金絲繡線勾勒出精美的圖案,裙襬上的鳳凰栩栩如生,彷彿隨時欲振翅高飛。她頭戴璀璨的鳳冠,寶石閃耀,珠翠搖曳,映襯著她那端莊秀麗的面容。
沿著紅毯,靜姝緩緩前行,每一步都沉穩而優雅。身後的宮女們恭敬地捧著象徵貴妃尊榮的儀仗,彩旗飄揚,寶扇輕搖。
皇帝皇后高坐於寶座之上,神色威嚴而充滿期待。六宮嬪妃分列兩側,目光皆聚焦在靜姝身上。
靜姝行至皇帝皇后面前,盈盈下拜,聲音清脆而堅定:“臣妾謝皇上皇后隆恩。”皇帝微微頷首,眼中滿是讚許,親自將象徵貴妃之位的寶冊交到靜姝手中。
六宮嬪妃皆向靜姝恭敬道賀“給淑貴妃娘娘請安,恭喜淑貴妃娘娘。”
“眾姐妹請起。”靜姝溫聲道。
這冊封禮總算是順利完成了。靜姝還怕皇后搞什麼么蛾子,萬一像甄嬛那樣,給自己送純元的吉服,到時候自己哭都來不及。內務府送來的吉服,靜姝裡裡外外檢查了好幾遍,才敢放心穿。
靜姝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時,春蘭一臉喜意走進殿內“娘娘,皇上有旨。”
靜姝微微轉頭,眼中露出疑惑之色:“何事?”
春蘭壓低聲音道:“御前小夏子前來傳話,說皇上今日要帶娘娘出宮。”
靜姝心中一驚,不解道:“出宮?所為何事?”
春蘭微笑著道:“這奴婢也不知道,娘娘去了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