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聽到允浩的武藝並不弱於周彤時,兩位才有確定的看了眼周彤。
見周彤點頭後,二人新了幾分。
嘆道,果然是少年英雄。
來來來,小兄弟,今日相見就是緣分,我等都是大老粗,既然小兄弟也是武人,那麼就無需客套了,以兄弟相稱便是。
周兄來與兩位小兄弟喝一杯。
好,
眾人一飲而盡。
哈哈,痛快。
不知兄弟是哪裡人,小小年紀竟然能與周兄無差,真是厲害。
兩位指揮史是真的很羨慕,他們都是軍旅出身,如何不知道武藝高強的好處。
而允浩如何回答,他能說自己今年快四十歲了麼,(兩世)。
在下從小喜歡打架,打著打著就這樣了,二人並不相信,但也並不多問,見他不多說也就不問了。
與此同時,旁邊的房間也傳來了聲音,韓公子,趙公子二位請進,劉大人還沒到,二位在此稍等。
行了行了,下去吧,一個年輕公子有些不耐煩的揮了揮手。
你說這個劉成明是什麼意思,當了個御史言官,就不把我等放在眼裡了,媽的,狠狠地砸了下桌子,怒罵了一句。
韓奇則是一副淡然的模樣。趙兄,今日是來為我接風的,動氣可就不好了。
也對,韓兄說得對,是我火大了。
二樓雖然都是包間居多,但人聲依然很大,還是可以聽到的,特別他們還都是武人。
允浩眾人倒也不在意,只是聊著些江湖的一些趣事,倒也愜意。
這時樓下的表演已經開始了,只見一位粉衣少女手扶琵琶,面帶薄紗,妙曼的身姿,一覽無餘。不多時優美的聲音便響了起來!允浩看著周彤在內的幾人都是一副享受的模樣,他反倒是有些無趣。
其實他對於青樓並沒有多少興趣,但還是要偶爾要附庸風雅一下,這時候的唱腔也有些聽不慣,就好比這時候的故事一樣,全都是一些山狐野怪的故事,且毫無新意。
正當他無聊嘀咕的時候,聲音又傳了過來,劉大人到了,只見他帶了一個年輕人,看打扮就是一個書生。
劉大人。
韓趙二人起身皮笑肉不笑的見禮,兩位都是世家子弟,不必客氣,給兩位介紹下。
這位是周邦彥的學生,
秦雲。
幾人一番客套,時間便來到了戌時,也是個個文人該出手裝筆的時間到了,臺下一眾清倌人,不下十位,放在後事,真能亮瞎一群單身狗的眼睛。
臺下的歡呼聲一聲比一聲高,可見詩詞對於這個時代的影響。
影梅,
黃公子一首影梅,請各位看官點評。
好詞,
;嗯,果然好詞。
黃兄高才,
一群人一番恭維。
小生也有一首詩詞,又有人高聲唸了起來。
允浩幾人只能搖頭輕嘆,詩詞對於他們武人來說一竅不通,不能說聽不懂,但讓他們點評詩詞的好壞,確實是看不出來的,如果要寫詩更是少之又少。
畢竟像辛棄疾岳飛這樣的人物,也是南宋後期才有的。
如今武夫在朝堂還算好過一點,這還是潼貫的功勞,否則就憑於鄭兩位指揮史,也都不敢進這個所謂的風雅之地的。
如果沒有潼貫,他們這個地位的人,只能去教坊司,也就是妓院,而今算是有些底氣了。
眾人見允浩並不怎麼熱衷這些表演,於是便問道,允兄你有心事。
;哦,
我只是想到了一些別的事情,搖了搖頭。
諸位不用管我,我的酒量確實不行,我兄弟張勇陪這幾位,聞言眾人也都笑了起來。
隔壁的房間中,韓奇幾人,到也算其樂融融,這位劉成明好歹是個官,他們今日前來就是為了趙大公子的事情,順便也是給這位韓家公子接風的。
幾人聊到了樓下計程車子詩詞時,劉成明便笑了起來,說道詩詞,幾位都是家世淵源深厚的公子,但要說寫詩詞,這位秦雲兄,可是周大師的得意弟子。
二位今日不寫詩詞,樓下那些個唱曲的可不是損失。
韓趙二人對視一眼,心道,今日是你邀請我二人來此,這是什麼操作,不過也沒做聲,聽著這位劉大人怎麼個說法。
只聽他又道,
今日之汴梁,有三大才子,其一宋賢,其二,是劉家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