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是一名叫做宋應星的人所著作,但具體是何方人士,年歲幾何確實不清楚了,若是所料不錯的話,已經不是此時之人了。”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乃是明代宋應星收集、整理並著作,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在唐朝。
所以王成自然不可能將實話說出來,但是也沒有必要說是自己的著作,一個人的修養學識是時間積累出來的,並不是一兩句的謊言就可以裝出來的。
更何況。
這些都是華夏文明的瑰寶,王成哪裡來的臉面敢佔為己有,做那欺世盜名之輩,更何況他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道路,完全不必去做這些事情。
聽到他的話語,雖然公孫焐等人心中已經猜到了是這樣的結局,但是聽到王成這麼肯定的回答,臉上難免浮現出了一絲的失落和可惜。
“如此神人,恨不能一見!!!”
“是啊。”
“從未有人能夠將冶鑄的知識講的這麼清楚。”
“若早有這些東西,某當年可以少走十年的彎路。”
“行了,趕緊看後面,快看後面!”
“對對對,看後面,後面肯定更精彩!”
伴隨著最後一句話,眾人頓時就收斂了心中的震撼,當即就興致勃勃的繼續瀏覽起了紙張上抄錄下來的其他內容。
甚至不僅僅只是他們幾個大匠師了,周圍原本不好意思上來打攪幾個人說話的匠人們也漸漸的圍攏了過來,一個個震驚又震撼的傳看著那些抄錄的知識。
霎時間,整個小庭院內徹底的安靜不在,不時就有驚呼聲從人群裡面響起,帶著毫不掩飾的驚歎和震撼。
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卷18篇。並附有123幅插圖,描繪了130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王成並沒有抄錄太多的東西,只是整理抄錄出來了《冶鑄》《錘鍛》《佳兵》三個部分的內容,整整抄錄了十多頁紙張。
這裡面有些東西就是唐朝或者以前就出現的技術,有些則是唐朝以後才出現的技術,甚至是分門別類的整理了出來,僅僅只是這一手就看的所有人震驚、震撼,大感鍛造一道的博大精深。
雖然僅僅只是三個部分的內容,但是也讓這一群匠人們看的如痴如醉,根本就沒有注意到時間的流逝,更是沒有注意到王成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已經離開了這裡。
等到公孫焐等人看到最後抄錄下來的火炮鍛造技術的時候,饒是幾個人已經被抄錄的知識看的都已經震撼了,仍舊全部都震驚當場,一個個身軀狂震。
“火炮!?”
“此為何兵器?!”
“聲如驚雷,一發可射十多里?”
“十多里!!!!”
“這!這!這!!!!”
“君侯!!!”公孫焐幾個人被上面關於火炮的描述心頭震撼的無以復加,這完全顛覆了他們對於兵器的認知,急忙抬頭想要詢問王成,但是此刻哪裡還能夠找到王成的影子,原本敞開的院門也早就被王成給順手帶上了,院子裡除了他們兵器監裡面的人之外,再也沒有任何一個外人。
“君侯走了。”
“哎呀,怎麼就走了?”
“什麼時候走的,我們都不知道。”
“這下怠慢了,太失禮了。”
幾個人各自埋怨了幾聲,旋即一個個的目光又都回歸向了公孫焐手中拿著的那一頁紙張,那上面赫然就記載著火炮的鍛造技術,甚至還有失蠟法的記載,以及火炮的圖形。
這些都是王成完美復刻《天工開物》上記載的知識,雖然黑白的看起來沒有彩色的看起來那麼清楚,但是在這一群匠人的眼中,那清晰的圖形加上邊上的描述,幾乎就跟擺了一個實物在眼前沒有任何的區別。
一群人神色怔怔的望著火炮圖形,誰都沒有說話,其餘的匠人們雖然不明白具體的事情,但是他們方才也聽到了公孫焐幾個人的話語,自然也猜到了最後那一頁紙張上面記載了一種兵器。
甚至,似乎是可以如同箭矢一樣激發,但是距離卻是誇張的十里,乃至十多里。
別說是十多里了,就算是十里,走路都要走好一陣,就算是騎馬都要片刻的時間,可是這兵器似乎可以隨手就打十里。
這簡直……
簡直不可思議。
甚至,他們從未想過這樣的事情,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不僅僅只是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