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矣。
三個月後,部落的整合協調工作漸漸上了正軌,各新加入的部族之間,已經能夠很好地做好各自的角色工作,服從元老院下達的各項計劃工作。華曦將這種稱之為——“計劃經濟”。一個部落在萬千事項還未穩定的時候,市場必須牢牢地掌握在元老院手裡。只有當市場逐漸培養成熟起來,達到一定條件方可放開手。
現在,中華城和鐵壁二城,基本上多餘的空地都被興建起了民居,城內到處都注滿了人。按照元老院下達的通知,全族開始進入農耕時代。大量的青銅器被製造出來,華曦按照以往的模式,所有青銅器都被優先應用在日常的生活勞作之中,生產力開始被迅速提高。因為地處南方,雨水和陽光都十分充沛,除了需要注意的澇災,自然災害不多。華曦對部落今後的日子充滿了信心和美好憧憬。
至於子嗣的老大難問題,華曦和部落各個高層也從三女日益明顯的肚子上看到了希望。
“大首領,按照眼下的進度來看,只需兩年的時間我們便可解決全族五萬餘人的溫飽問題!”負責農業的長老子民激動道。
是啊,五萬餘人,所需的食物需要多少?其間付出的汗水又是多少,這些都不是筆墨所能形容的。
眼下,整個中華部落裡,還有不少新加入的部落僅僅是掙扎在維持溫飽的生存線上。兩年,只要再過兩年時間,大家都可天天吃上一口白米飯了。也許,這是這個時代大部分人的最大願望。
盟重關在這段時間裡得到了修復,並且華曦特地指派華豐到盟重關去監督修復工作。除了必要的修復外,華曦還對盟重關進行了擴建升級。有鑑於上次於葛天氏人對壘的一戰,華曦覺得這盟重關有幾個缺陷,必須儘快解決掉。
一、如果遇到大批異族攻關,盟重關太小,可供駐紮的部隊不多,造成防禦力不足。必須儘快擴大盟重關的面積,以便提供更多駐地給部隊駐紮。
二、關外沒有任何的哨所、烽火臺一類建築,一旦有敵來犯,守軍根本毫無所知,很容易遭到異族的突然襲擊,喪失盟重。
三、關卡的橫截面雖小,可以讓異族的人數優勢完全喪失,但是水平設計的關卡,也讓守軍的戰士面對相同的攻擊。並且,山體與關卡城牆形成外擴的地形空間,攻關的異族可以形成一定範圍內以多打少的效果。
負責過多次監督造城工作的華豐,來到盟重關後很快便找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法,將臨走時華曦指出的幾點問題開始對盟重關進行升級改造工作。
首先,盟重關的改造工作必須建立在一個新的出發點上。往日的盟重關只是作為一道關卡,此刻已經是作為一個軍事重鎮的架構改造。盟重關的面積被華豐往關內推移了近千米。只有當盟重關作為一個城鎮,這裡才會有足夠的駐地和補給,而不會再出現之前百里輸送物資和人員的窘況。
關口外的山體與城牆的角度,這個問題十分容易解決,只需要在關內的山體兩側進行幾天的挖掘工作,便可解決了。
至於關外的哨所和烽火臺一類的設施,華豐命人在方圓十里內的幾處大山上建立幾起隱蔽的預警設施。一旦發現緊急敵情,立即點火生煙預警。有了近大半天的時間差,關內完全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迎敵。
最艱鉅的還是盟重關內的擴建升級工作。因為工作量大,所費時間的週期長,華豐並沒有打算一步到位完成。正所謂慢工出細活,華豐把盟重關的水道設施和居住的民房先建起來,其他建築以後再慢慢完成。只要盟重關的城牆不倒,關內的族人自然無需擔心安全的問題。正是關上紅旗不倒,關內彩旗飄飄,沒有怕!
※ ※ ※
木肯此時也率領著大軍返回葛天氏大部落沒多久。隨著遠征軍的腳步,戰敗的訊息也再次在整個葛天氏部落聯盟中引起軒然大波,各族震驚,首領大怒。
這次遠征軍幾乎是出動了各個氏族的大部分青壯精銳,共計三萬餘人。此外,隨軍運輸補給的部隊人數也達到了二萬多人,耗費難以估算的人力、物力、時間,居然連個小小的盟重關也打不下來。
這次連問都不用問了,葛天氏人的部落大首領——風誥,當即表達了不滿木肯的意願,並暗示希望無懷氏族的族人能夠重新選出一位有才幹,有膽識的人來擔當無懷氏族的首領。按照風俗和傳統,部落大首領雖然有很大權威,但也無權干涉其他各氏族的“政權”。因此,風誥只能暗示,而不能挑明。
木肯理虧,也知道自己這次的確是搞砸了,心灰意冷之下也覺得是應該退位讓賢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