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今夜著實累你!現在不能喝酒,葫蘆裡有參湯,來幾口!”說罷,解下腰間葫蘆,對嘴兒喝了幾口,遞給吳瞎子,“坐,你也喝!”
“標下不敢。”吳瞎子雙手接過,又放在石桌上,說道:“這地方生,又不是青紅幫盤子,中堂一人繫著全軍安危,我的責任是保護您!”
傅恆突然心中升起一種自豪感。從目前看,戰局是按照預先的謀劃發展的,但戰場情勢瞬息萬變,一步也錯不得,臨縣之敵不會乘夜襲來?飄高不會從白石溝西逃竄入陝北?要真的讓他逃走了,自己這個欽差又何以處之?想到這裡,傅恆心裡又是一沉。叫來一個戈什哈:“傳令各營,今夜一律和衣睡覺。有喝酒賭博的,就地正法!各營哨官輪流帶班巡邏,嚴密護好山寨。天亮時聽命行動,要帶足開水!”說完,又站到了望口,用千里眼仔細觀察對面的情形,可是天太黑,什麼也看不清,便又傳令:“巡邏的一概不許帶燈火。有匪情,鳴鑼為號,各營不要出擊,聚到一處,聽命才許廝殺!”這才回到亭上,靠在柱子上假寐。
丑時時分,一陣急鑼驚醒了矇矓中的傅恆,接著三個大營一齊鳴鑼呼應,所有的兵士被驚醒過來,團團結成陣勢。傅恆的中軍都是訓練有素,一聲不吭,有的上哨樓,有的上寨牆,有的扼守二寨門,只吳瞎子帶著二十多名親兵,寸步不離緊守著傅恆。
“六爺,點火吧?”吳瞎子見滿山頭都是勒著白頭巾的教眾,後頭的人還在不斷頭地向上爬。先爬上來的也不行動,都在樹叢中隱藏著,顯然正在集結,便對傅恆道:“再遲了,李侍堯那邊援兵太費勁!”說話間又有四五個軍士報說,敵人是分散上山的,上山的人沒有過來廝殺。傅恆緊皺著眉頭,說道:“點火太早也不成,萬一他們是佯攻,就會逃掉飄高。再等等——”吳瞎子又仔細審量了一會兒,說道:“飄高上來沒有,這會子誰也摸不清。但我敢肯定,他大隊人馬都上來了,這是他們老營,地勢人心對我們都不利。李道臺這些兵,是隻能贏不能輸的。”
傅恆說道:“我是怕走了飄高啊。”
“打勝了才能說這話。”吳瞎子道,“萬一飄高逃走了,我有辦法把他追上!打不贏,他站在面前,我們也沒法子。”
“點火吧!”
火堆就在寨牆根,兵士們聽令,潑了幾桶清油,火熠子燃著樹枝往下一丟,“騰”地三堆火熊熊燃起,頃刻間惡虎灘白石溝一帶的戰鼓號角齊鳴,成千上萬的人山呼海嘯般喊著“殺啊——”無數火把流星般聚到一處,形成一方一方的“火田”迅速向馱馱峰壓過來。山上的教徒立時大亂,狂呼大叫:“飄總峰在哪裡?”
“他在山半腰!”
“官兵們動手了!弟兄們殺啊!”
“媽的個X!什麼神機妙算?”
狂呼聲中傅恆中營譁然洞開,憋足了勁的兵士們舞著大刀逢人就砍,剛上山頂的教徒一千多人,都累得筋軟骨酥,毫無鬥志。傅恆三寨人馬一千七百多人,己歇息了半夜,是一支生力軍,一齊衝殺出去。那些教徒失去指揮稍觸即潰,只能人自為戰。黑暗中刀光翻飛,火花四濺,勉強支撐了一袋煙工夫,有人呼嘯一聲“風緊”!一下子便垮了下來。滿山遍野都是逃竄的白蓮教徒,象沒頭蒼蠅一樣。
東方漸漸露出晨曦。傅恆的三個營和中軍營已經壓下半山。傅恆帶著吳瞎子一行,繞寨牆巡查,滿山頭血汙斑斑,橫七豎八躺著幾百具屍體。傅恆乘著曙光往山下看,環山一帶都是範高傑的人,已經堵塞了馱馱峰所有的出路。這些兵只在山下嚴陣以待,派出四五百人的樣子專門搜山,見傅恆人廝殺吃緊,偶爾打打太平拳,仍回去搜山。傅恆不禁嘆道:“李侍堯不愧人傑。”
眼見大局已定,傅恆懸得老高的心放了下來,這才覺得兩腿發軟,頭也有些眩暈,回歇山亭又喝了些參湯,半晌才回過神來。此時旭日初昇,微風吹拂,滿山新綠隨風搖盪,群山間靄靄紫霧與桃花殘紅相映,山下一道道碧水蜿蜒流淌,坐在這樣的峰頂觀覽春景,真令人心曠神怡,傅恆不知怎的,猛然想到了曹雪芹的“觀春宜到桃花源”詩句。雪芹若在,必有佳作……思量著,取下背上一管玉蕭,還未及吹響,便聽寨門口一陣吶喊,似乎吳瞎子和什麼人動上了手,兵刃撞擊聲,乒乒乓乓急如窮雨。傅恆不禁一怔,一個戈什哈飛奔進來,拉起傅恆就走:“六爺,來了十幾個女賊,人不多,本事挺大,和吳爺他們打起來了。咱們從這裡翻出去,我們的人一上來,她們一個也活不成!”
“你慌什麼!”傅恆掙脫了,回身便是一個耳光,“生死有命富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