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上喪失殆盡、人財兩空,有的甚至家敗人亡。直到十年*時期,在黑五類地富反壞右的排序中,還被列為黑色頭魁。這些早已沒有了土地的地主分子們,灰頭土臉,悽悽惶惶,經常頭上戴頂高帽子胸前掛著牌子,被遊街示眾,成為批鬥會上的主角,終日夾著尾巴做人。直到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徹底摘掉頭上的地主帽,他們才坦然成為普通公民中的一員。
地主們真正揚眉吐氣,翻身當家作主人,還是近年在網路的虛擬世界裡,特別是在網羅遊戲《鬥地主》中,地主們可謂揚眉吐氣,甚至可以反客為主,轉換角色,翻過身來,鬥鬥那些假地主--真正的窮棒子們。在網路遊戲裡,徹底顛覆了人們以往形成的價值觀,人人都可以主動成為被斗的地主,地主們也可搖身一變成為窮人。通常是窮人與窮人們聯合起來鬥地主,而地主孤身一人、英勇抵抗、絕地反擊,反過手來也鬥鬥窮人,一決雌雄。其鬥爭PK結果;只受遊戲規則制約,完全不受政策、觀念影響,全憑自己手頭紙牌的實力與智慧,可謂競爭公平的遊戲;有時,狡猾的地主們還偽裝起來,喬扮改扮,扮成根紅苗正的窮棒子,混進窮漢組成的革命隊伍,去鬥別的地主。有些地主財大氣粗,高傲自負,不屑與窮棒子們較量,而是專門喜歡與地主們之間展開較量,特喜歡窩裡鬥,對貿然闖進的窮漢,或一腳將其剔出遊戲室,或不言不語悄然地遁,一躲了之。那些身後揹負著幾百幾千甚至幾萬負分的窮漢們,便集到一起,窮中作樂,也輪番推出假冒的贗品地主來鬥上一番,竟也其樂陶陶。倘若遇到真地主闖進來,便分外抖起精神,精誠團結,與那真地主拼搏撕殺較量一番。網路遊戲中,假地主真窮漢們,何起多哉!地主窮漢們,令人眼花繚亂,真假難辨,廝殺拼搏,好不熱鬧。
在現實社會的市場經濟大潮中,社會上還真出現了兩種富翁,一種是真正的富翁,腰纏萬貫,異常自信,氣壯如牛;一種則是虛擬的富翁,債臺高築的按揭戶,人們往往稱其為“負翁”。“負翁”們是勇於超前消費的新新人類,他們敢於花明天的錢,預支明天的收入,提前盡情享受優越的物質生活。寬敞舒適、裝修豪華的住房,按揭購買的;高檔豪華的小汽車,按揭購買;大螢幕等離子進口彩電,按揭來的······“負翁”們頗似鬥地主遊戲中,那些揹著幾千負分到處亂跑的假地主,唯一有所不同的是,遊戲中的“負翁”們,是快樂輕鬆的;而現實生活中“負翁”們,往往揹負著相對沉重的精神壓力與經濟負擔,為償還每月的按揭款而奔走忙碌,被銀行、房地產商那些真正的大地主們,給鬥得蔫頭耷腦、一蹶不振。銀行大地主們,每每高高揚起按揭黑鞭,上下翻飛,一鞭接一鞭地抽打在“負翁”們的瘦臀上,有時打的“負翁”們跌倒翻滾,滿地找牙。
在當今國企或民營企業中,廠長經理們與員工之間關係,特別是在勞動收入分配方面,還真有些頗似地主老財與貧農窮漢間的關係,一方面,廠長經理們心安理得,將自己及企業中高領導層人員的收入,定到高於普通員工收入的八至十倍以上,在娛樂餐飲場合,出手大方闊綽,因為是公款消費,甚至連洗桑拿泡小姐,也要開單回單位報銷;另一方面卻將員工的收入,定得低到不能再低,直逼國家最低工資標準,比當年的周扒皮還要周扒皮,玩起貓戲老鼠的遊戲,極為老道嫻熟,出奇的吝嗇,導演出一幕幕令員工們寒心的當代地主鬥窮漢的遊戲。最為令人拍案稱奇的是,這些廠長經理們鯨吞瓜分完國有資產,將企業徹底搞垮搞倒閉後,竟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拍拍屁股,夾起公文包,昂首腆肚又跑到另一家企業做起了廠長經理,從容地繼續整垮那些尚存生機的國企,這些敗家地主們居然經久不敗,活的十分光鮮滋潤,成了當代地主鬥窮漢這場遊戲的最大贏家。窮廟富方丈,成了國企改革中一道獨特風景線,國有資產透過國企改制,大量流失,名正言順地流進了少數個人腰包,部分廠長經理中的“周扒皮”們,迅速拋掉國企中山裝,立馬披上民營股份的西裝革履,招搖上市,粉墨登場,一夜間成為豪富級老闆,將手下那些買斷工齡的貧農團們,鬥得五迷三道、暈頭轉向,找不著北!在瓜分國企的最後晚餐上,廠長經理們從指縫裡向員工們灑上些許芝麻粒兒後,從容地抱起碩果僅存的大西瓜,神色坦然地踱進自家深宅大院。
富翁乎,“負翁”乎?一字之差,卻相距萬里,一個在西湖裡盪舟消夏避暑,一個則在冰天雪地的北極漁獵餬口。
過去,人們見慣了窮人鬥地主,風水輪流轉,現如今地主鬥窮漢的連續劇,卻在社會大舞臺上熱播不衰。
“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