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3 / 4)

小說:燕山樵夫雜文集 作者:竹水冷

為。

對待財富,人們往往心態複雜且矛盾,一方面夢想擁有獲得大量財富,過上富裕優越的物質生活;另一方面,當別人獲得擁有大量財富時,心態失衡,自卑、嫉妒甚至仇視。

在中國數千年封建社會歷史中,由於歷史、制度等因素制約,貧富不均現象始終存在,有時兩級分化現象尤為明顯,並由此導致社會矛盾衝突加劇,社會動盪,政體更迭變化。

由於受歷史的原因,中國封建社會時期,富人階層數量一直相對較少,中產階層相對更加弱小,絕大多數百姓處於相對貧困狀態,不足百分之三十的人群用有百分之七十的財富,百分之七十的人群缺用有不足百分之三十的財富。因此,均富理念與主張,在民間極有市場,擁有廣泛的活動空間與土壤,深得民心。所以,當年太平天國提出的均田均地的口號,相當於在佈滿乾柴的大地上播下了火種,很快在中原大地燃成了燎原烈火。

仇富,其實質是對勞動所得,財富分配不公現象的一種有意識或無意識或潛意識的消極反抗,它是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人們對強取豪奪式、有違公德的聚斂財富行為的譴責、仇視、反抗,甚為猛烈且由來已久。

東西方文化價值觀念的明顯差異,也表現在對待富人的態度上,雖然表面上都極力恭敬恭維富翁們,但在骨子裡卻暗暗較勁,西方人是透過自身加倍努力,透過競爭,爭取在財富上趕上甚至超過富翁;東方人則是暗暗詛咒並悄悄使壞,千方百計把他從富翁位置上拽下來,託到貧困窩裡去受窮,讓他日子過得比自己還不如,才覺心理平衡開心滿足!

在民族劣根性中的仇富現象與行為,往往蘊含著極端偏激成份,不問財富來源是否合法合理,是否符合公德,不問青紅皂白,一律加以仇視,盲目攻擊。只要你日子過得比我富,你就是為富不仁;你若經商致富,便是無商不奸;你若當官,便是以權謀私;你若靠科技致富,便是邪財歪財······有了仇富的理由,便為仇富行為找到了理論根據,吃大戶、敲詐大款時便理直氣壯、氣沖斗牛,為之歡呼喝彩的也自然大有人在。仇富心態,特別是在貧困群體中,相當普遍且強烈,極易引起共鳴,也算國人一悠久歷史傳統。

現代文明社會的發展規律,財富的擁有群體,正朝著呈黃金律線形組合形式方向前發展,即中產階層為社會主體階層,佔總人口的六至七成,富人與貧困階層各佔一至兩成。這樣的社會財富分配形式與結構,合理、科學、穩固,且充滿了人性化因素。我國現階段中產階層數量、質量均相對較弱,中產階層數量與擁有的財富總量有待進一步提升,才能大幅度銷減仇富的社會存在基礎,使社會處於相對長期的穩定發展狀態。

仇富現象的產生,除與分配製度有關外,還與民眾的整體文化素質有關。仇富行為,對社會文明的進步發展而言,它是一種消極的惰性阻力,應預以科學地疏導消化。

試舉一例較典型的仇富事例:一來歷不明,有輕度殘疾、智商不是很高的乞丐,來到一遠近聞名的採金致富的富裕山村行乞,村民們古道熱腸,仁義忠厚,樂善好施,對他施捨大方。半年過去,那乞丐竟胖了許多。後來村裡不斷有摩托車、小汽車的輪胎被人故意扎破,久而久之,引起村人們的主意,終於在一個夜晚,將扎輪胎的歹徒當場抓獲,竟是那乞丐。憤怒的村民們將其胖揍一頓,臨攆出村前,質問他為何恩將仇報。不料那乞丐竟振振有辭:你們這旮旯憑啥就這麼富?俺也是個人,憑啥就這麼窮?憑啥你們出門坐車騎摩托?俺卻一步步向前挪!這不公平不公道!俺就是要在懷裡揣上把修鞋錐子,夜裡見一輛扎一輛,俺才解氣解恨!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14 淺析制約網路經營發展的幾大瓶頸

網路媒體--這一具有高科技技術含量的朝陽產業,登陸中國大陸後,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其發展速度可謂日新月異、一日千里,呈現生機勃勃的良好發展態勢。據不完全統計,國內迄今已擁有大中小各類網站近三十萬家(26、8萬),上網網民已達8700萬,已成為名副其實、門類齊全的網路媒體大國。國內各大傳媒紛紛斥資組建開發自己的網站,如新華社的新華網、人民日報的人民網,中央電視臺的央視國際網站、萌芽雜誌的萌芽網、天涯雜誌的天涯網等。政府機關、大專院校、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個人等也建立了風格迥一的大批網站,其發展勢頭仍然空前火爆。

目前,國內網路媒體經營模式主要有下述幾種型別:

A、媒體資訊資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