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2 / 4)

了。”

“是啊,朝廷這些年吏治*,政令不通,去年幾個東廠番子在蘇州拿人的時候居然被織造府的工人打死了,再也不會有正德年間那樣緹騎四處,天下騷動的場面了,尤其是天高皇帝遠的地方豪強,才不把他們放在眼裡呢。”

順風順水,一路來到了洪澤湖,看著煙波浩淼的湖面和星星點點的白帆,不免想起了湖岸邊美味的小魚鍋塌,還有美麗的漁家女孩曾橙,還有尚未謀面的仗勢欺人燒了人家房子的馬文才馬少爺。對了,還得找馬文才討一個公道呢,現在時機到了。

到駕駛臺給船長交待了一句,路過曾家母女住的漁村的時候稍事停留,上岸探望一下故人。

一行人上岸一問,漁村裡的人說曾家母女懼怕馬家再來騷擾,已經搬到洪澤縣去了。劉子光略感失望,在心裡默默祝福這對可憐的母女能從此過上安穩平和的日子。既然來了也不能無功而返,從隨衛裡挑了十個人,其中三四個都是打家劫舍的慣匪出身,吩咐他們喬裝打扮去淮陰縣把馬家給一把火燒了,該搶的搶,該殺的殺,事後再走陸路回鐵廠會合。

上船繼續趕路,艾迪生過艙來吞吞吐吐想說點什麼。劉子光讓他直言無妨,原來他的舅父在洪澤縣當學諭,此番路過想順便去探望一下,又怕耽誤了行程,所以不好意思開口,劉子光知道他現在得到大筆資金能夠一展抱負,想和舅父共同分享的心理,何不滿足一下這種無可厚非的虛榮心呢。

當下找彭靜蓉商議,大小姐笑道:“恐怕不止滿足艾先生的虛榮心吧,好像某人掛念的漁家女也在洪澤縣居住……” 話音裡稍帶酸味,劉子光深知越描越黑的道理,不敢強辯,諾諾的去了。

洪澤縣城靠近湖邊,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客貨運碼頭,明輪船到達碼頭加煤吃午飯,飯後劉子光帶著艾迪生進城去探親訪友。兩位小姐有些乏了,在船上休息。

劉子光和艾迪生穿著寬袍大袖的青衫,頭戴方巾,手拿摺扇,儼然是兩個飽讀詩書的翩翩書生,走在古色古香、白牆青瓦的小城石板路上頗為引人注目,隨便找人打聽了一下,就知道了學諭宋大人的府邸在什麼地方。

縣城實在是小,轉過一條街就到了。說是府邸,其實只是一所寒酸的一進小院,走到門口,劉子光剛想告別單獨去尋找曾家母女,忽聽艾迪生感慨了一句:“不知道舅父大人的《天工開物》寫完了沒有。”馬上停住了腳步,追問道:“你家舅父寫得什麼書?名諱是什麼?”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3…3 宋應星(2)

“我家三舅父姓宋名應星字長庚,江西省萬曆四十三年的鄉試第三名,去洪澤當學諭前就開始寫《天工開物》不知道這陣子寫到什麼地步了。怎麼?恩公認識我舅父?”艾迪生納悶道。

“聽說過,走,我和你一起去看看老人家。”劉子光一擺手,中國古代第一大百科全書的作者的名頭是如雷貫耳啊,沒想到在這裡碰上了,當然要去瞻仰一下。

輕叩院門,一個十來歲的小童過來開門,一看是艾迪生便驚喜地叫起來:“爹,是聰哥哥來了!”艾迪生一把拉住小童道:“幾天不見,士慧弟弟都長這麼高了。”

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聽到說話的聲音從後堂走出,手裡還拿著毛筆。一看是外甥帶著客人來了,驚喜非常,趕忙招呼進屋看茶。

進的正房,分賓主落座,小孩子跑到偏房母親那裡報信燒水泡茶不提,這邊艾迪生向舅父介紹道:這位劉將軍是外甥的大恩人,不但有救命之恩,還有知遇之恩。然後把當日在莫愁湖大會發生的事情和以後幫忙贖回田產房屋,投資十萬兩搞研發事情詳細地說了一遍。

“果然是我艾宋兩家的恩人。”宋應星離座給劉子光深施一禮。“不知道劉將軍在何處為將?”遊歷多年的他知道這年頭將軍不止朝廷才有,地方豪強的武裝也有很多將軍。

劉子光起身還禮:“在下是徐州府利國鐵廠的衛隊副將,久聞宋大人熟讀經史及百家書,足跡遍佈大江南北,對農桑、冶鐵、織造、車船兵器都有高深的研究,在下仰慕的很,今日得見,一定要討教一番。”

宋應星捋著鬍子笑道:“原來是利國鐵廠的將軍,我在你們鐵廠可當過小半年的鍊鋼師,不得不說你們彭廠主是個奇才,他發明的鍊鋼爐使大明的產鋼量一下子提高了十倍,正是有這樣犀利的精鋼兵器和盔甲,朝廷大軍才能擋住滿清韃子這麼多年。我當這個學諭也就是圖個清閒,還有些微薄的俸祿,正好潛心在家寫書。我寫的這個《天工開物》也是為了使我大明的各種技術能流傳下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