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小說:國企變法錄 作者:千頃寒

艘桓鏨袷サ慕喚右鞘劍�炎約旱那�邸⒖嗄延肫笈危�徊⑼懈陡�順そ�?墒牽�齬齔そ��魎��誘飫鋶齜ⅲ�創�蛔噠飫鋦�畹俟痰鈉獨АV鋇�20世紀90年代初,宜賓縣95萬人,85%以上還靠傳統農耕維生;國土面積是香港的3倍,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不及香港的百分之一。被視為財政依靠和未來希望的工業,情況更糟。全縣35戶預算內地方國營工業企業,滿目蒼涼,慘不忍睹,一片狼藉:企業資金產值率,由1985年的77�5%降低至1990年的47�7%;縣財政連續4年入不敷出,赤字增加10倍;全縣經濟陷入極度困境。縣領導經過深入調研發現:虧損是表象,根源在體制。一個奇怪的現象,為這種體制的弊端作了生動的註解:全縣國企年年虧,可承包人卻年年拿承包獎,職工仍天天照常上班領工資。國家投資600萬元辦的縣水泥廠,在承包人拿了多年利潤獎後,一審計,卻爆出了2000多萬元虧空

問題找到了,原來是橘生淮北。

可是,誰敢去觸動這個雷區?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無產者、按勞分配,這些滾瓜爛熟的概念,幾十年來,在多少人靈魂裡,紮下了難以拔動的根;而這種根,又與一個更大的政治命題聯絡在一起:姓社還是姓資。不要笑,一部文學經典中的人物早已說過,你笑什麼,你笑的就是你自己。不信,你開啟房門,走出去,無論陽光下還是春天裡,都可以把目光拉近。不需要追溯20年、30年前,或更長時間,不需要到“文革”檔案裡尋找極“左”的參照,那一段飽含痛苦與悲哀的歷史,再翻是一種為難。就看看當下吧,誰能否認“社”和“資”之間仍有一條巨大的鴻溝?市場化改革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國有資本將退出一般性競爭行業,意味著職工持股與投資成為可能,意味著資本參與分配的合法性。

啊,資本,資本,令人生畏又不可迴避的資本

第7節,

﹩米﹩花﹩書﹩庫﹩ http://__

顛覆了,完全顛覆了。不一定是完全顛覆老祖宗,卻是完全顛覆我們自己——堅持了幾十年的金科玉律,我們可愛的寶貝體制。

按理說,這樣巨大的顛覆,當是國家使命,不該由一個偏居一隅的小縣來承擔。這不知是寵愛,還是殘忍。歷史怎堪回首,從商鞅、王安石、張居正變法,到戊戌七君子,哪一次重大變法能夠獨善其終?好在,時代變了,大不了作檢討、掉烏紗帽,比起那些掉頭的變法先賢,這又算得了什麼。在20世紀90年代的第一個年頭,被逼得無他路可走的宜賓縣委常委會,面對新一年的發展任務,研究來研究去,竟發現唯有勇闖雷區,從國企的產權、體制、機制、職工身份開刀,才是最現實有效的拯救之舉。於是,一攬子傷筋動骨的改革措施出臺了:政府轉讓股權,企業轉變機制,職工轉變身份;而且,職工在轉換身份中,以負債經營方式,獲得企業一定股份,徹底結束了光榮的“無產者”歷史。

不得不重新揀回十多年前那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993年,宜賓縣工業企業利潤比上年增長45%,財政收入增長28%。最受益的是職工。他們不僅工資大增,而且因為擁有了企業股本,第一次成了實實在在具具體體的企業主人。

宜賓冒險的破蛹之舉,讓各路改革專家紛至沓來。他們在總結出各種各樣經驗的同時,想到了該給宜賓經驗命個名。如果搬出老祖宗經典,搬來《共產黨宣言》,搬來《資本論》,確實不好說了,那必將套用海外一家報紙醒目的標題:《宜賓,中國私有化的先鋒》。這怎麼行?於是,聰明的改革者們想起鄧小平的告誡:不爭論,發展才是硬道理。對,不爭論,宜賓就是宜賓。反正符合“三個有利於”標準,反正這隻貓捉住了老鼠,就是好貓,照著幹就行。

也有人從老祖宗的經典中找到答案:《共產黨宣言》開宗明義不是講得很清楚嗎,“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聯合起來做什麼,老祖宗沒有說,是讓我們回答。顯然不是一直無產下去,而是要成為有產階級啊。否則,聯合還有什麼意思,革命還有什麼價值和動力?這顯然有點調侃的意味。說實話,我這位曾經的《資本論》研究會理事,對這樣的詮釋還不好評論。

當然,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即便照著幹。

一晃又是10年。許多地方不僅沒有照著幹,而且仍在折騰。直到1997年,眉山新區成立時,全區170餘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幾乎仍是全行業虧損,當年實現稅金僅1�98億元;8戶區屬國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