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3 / 4)

小說:納妾記 作者:曾氏六合網

紋是淺而且比較細的,那是因為起火點的火燃起來的時候。火勢比較小,火力不大,而這根圓木比較粗,無法充分燃燒,所以只燒了表面。木頭裡的水分受熱噴出,這才形成這種淺而細的裂紋。隨著火勢變大,木頭燃燒的強度增強,形成的裂紋也就變得粗而且深了。”

“火勢燃起來之後,由於糧倉是中空的,火主要燃燒的是房頂上部,所以這根立柱下面的部分燃燒不充分。當房頂被燒穿,房梁燒斷,上面蓋著的很重的瓦就坍塌了下來,由於沒有了空氣,這根立柱也就不能再繼續燃燒,這才保留了起火時被燒過的最初樣子。”

楊秋池又指了指南宮雄抱過來的那一根木頭:“這一根就不同了,這是火勢很大之後才燒到的,溫度很高,火勢很猛,燃燒很快,才會形成這種深而且粗的裂紋。”

宋芸兒有些明白了:“哥,你是說,如果發現這種有相對小而且細的裂紋的木頭的地方,就是起火點,對嗎?”

“多數情況下是這樣的,”楊秋池說道,“尤其是在有風的情況下,火是隨著風走的,火也是越燒越大的,起火點的火被風颳之後順著風向延伸,所以最初的起火點附近的可燃物燃燒程度比後面相對要輕,由於起火點和後面其他地方的木頭的燃燒程度不同,所以,他們的裂紋也就不同。可以根據這個來查詢起火點。”

“不過,在沒有風的時候,可能情況剛好相反,起火點由於持續然燒,燃燒的時間相對其它地方長,燃燒反而會比較充分,燃燒程度會更強,而其他地方可能因為搶救及時被水澆滅了,燃燒相對要輕。這種情況下,形成的裂痕剛好相反。”

宋芸兒若有所悟點點頭,欣喜地說道:“我知道了,你剛才特別問了那門房有沒有風,風向如何,就是在判斷起火點。”

“是的。”楊秋池微笑道,“其實,分析了半天起火點與其他著火點燃燒痕跡的不同,還比不上一個更直觀的證據能說明問題。”

“什麼證據?”宋芸兒奇道。

楊秋池指了指北邊一個倒塌了半邊的糧倉:“注意到了嗎,這個糧倉不是被燒燬的,而是被拆毀的。”

眾人一看,果然,這座糧倉一大半雖然被燻得焦黑,但北邊的那半糧倉還是比較完整的。不知道怎麼回事,疑問地看向楊秋池。

楊秋池道:“這剩下的一座糧倉是從北邊數過來的第一座糧倉,是在北邊,而剛才分析了,最先起火的是第二個糧倉,但當晚刮的是北風,而且風很大,火是順著風蔓延而不會逆著風往回燒。”

“加上兩座糧倉的距離有十多步,還是比較遠的,所以,上風處的這座糧倉除了被火燻烤之外,沒有被燒燬。而其他下風處的糧倉都被燒燬了。這就是起火點最好的證明。”

楊秋池走到第二個糧倉那根圓木底部,指著剛才那幾小節沒有完全燒燬的碳木頭,說道:“你們注意這幾根沒燒完的小木頭了嗎?這是證明放火的最重要的證據。”

宋芸兒等人不解地看著楊秋池,幾小節沒燒完的焦木頭怎麼證明是放火呢?

楊秋池道:“你們想想,糧倉屋角邊上,怎麼會有這麼一小堆木頭?是用來幹什麼的呢?”楊秋池拿起一根,颳去上面的焦碳部分,露出了裡面的木頭本色,然後遞給小丫鬟月嬋:“你小時候在農村肯定燒過火煮過飯,你看看,這是一根什麼木材?”

月嬋雙手接了過來,翻來覆去仔細看了看:“少爺,這是一根上好的松樹木,上面還有油脂呢。”

“做什麼用的?”

“引火啊,生火做飯的時候,用這種油脂多的幹松樹木材引火最好了。”

宋芸兒等人都是富貴出身,差不多都沒下過廚房,所以對這種煮飯引火用的柴火不熟,聽了月嬋的介紹,頓時恍然大悟,在糧倉這種嚴禁煙火的地方,出現這麼一小堆引火之物,那不是用來放火是幹什麼的?看來,這裡就是故意放火的起火點無疑。

金師爺聽了楊秋池的分析,頓時眼界大開,點頭讚歎,想起一事,隨即也好奇地問道:“大人,你尋找這起火點,用意何在呢?”

宋芸兒搶著說道:“嗨!這都不知道,當然是判斷究竟是放火還是失火——我說得對吧?哥。”

“聰明!”楊秋池讚道,“芸兒說得很對,找到起火點,根據起火點的情況,就能發現起火的真正原因。”

宋芸兒有些得意地偏了偏腦袋,不過,當她看見燒得焦黑的糧倉殘骸,皺著眉問道:“哥,這麼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我看得頭都大了,你是怎麼發現這是故意放火的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