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法老(1 / 2)

“西徐亞人在狂歡的酒宴中撥著弓弦發出清越的響聲,即使沉溺於美夢之中仍然要使勇氣保持清醒。”

——普魯塔克

聽了希皮阿斯一席話,皮洛士陷入了沉默。

他不是超級英雄,沒辦法一個人拯救世界。

而追隨他的戰士們,他們沒有國家、沒有民族、沒有階級、沒有理想,他們完全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在戰鬥,自己有什麼辦法使這樣一群人無條件的服從呢?

自己成為拉米亞的城主就能驅使他們嗎?自己成為色薩利的塔古斯就能驅使他們嗎?

橫財?佣金?奴隸?土地?

這世界真的還缺少強盜劫匪?缺少繼業者?缺少另一個羅馬?缺少另一個秦國?

自己來到這裡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

…………

作為亞歷山大的發小,托勒密不可謂不幸運。

作為第一代繼業者中最年輕、資歷最淺、出身最低的托勒密,在巴比倫分封中輕輕鬆鬆就獲得了埃及的控制權,使得他在此後的爭霸遊戲中始終能保持一個超然從容的姿態。在歷史上,也是他的王朝傳承最久。

不過他打仗的手藝實在一般,參與繼業者紛爭已經數十年,直觀來說就是一個持續走向虧損的狀態

——出人出錢支援希臘,結果希臘人不領他的情;出去打地盤,結果還打不過人家。

折騰到現在,這位法老都六十多歲了,還杵在埃及一隅之地,基本上可以說已經是個躺平的狀態。

養老之餘,托勒密最大的愛好就是鼓勵發展學術。

他幼年時和亞歷山大一起向亞里士多德求學,本身就很有學術根底。捨得掏錢,還親自下場組織藏書和抄寫,和其他繼業者的關係也好,而且埃及還是莎草紙的產地,是以四方智識之士紛紛而來下。

經營多年,亞歷山大里亞已經成為雅典之後的又一個文明繁盛之地。

**

不久之前,羅德斯人感念這位繼業者的斡旋救助之恩,在城中劃出地盤給大恩主立了生祠,又專程派遣使團來埃及求得阿蒙的神諭,為託法老獻上“救主”稱號——托勒密在馬其頓人中就一向以好脾氣和急公好義著稱,“救主”之名確實當之無愧。

總之託勒密高興啊!

這天正好有個多年未見的故人前來投奔,托勒密便把現在埃及的很多學士名流都邀請到宮中,給這位老朋友接風。

此時在他高大的如同神廟一般的宮殿內,有米利都的哲學家,阿堤卡的劇作家,克里特的詩人,大希臘的數學家;有底比斯的祭司,迦勒底的占星家,阿特拉斯的女巫,巴比倫的鍊金術士,印度的苦修士……可謂高朋滿座,群英薈萃。

大家言笑往來,不拘俗禮,賦詩應歌,談玄論道,觥籌交錯,其樂融融。埃及人文之盛可見一斑。

殿中主位上坐著兩人,一人光頭耀耀,正是“救主”托勒密;另一人下巴圓圓,則是法勒路姆的德米特里,托勒密的老朋友。

這個德米特里和前文的“攻城者”德米特里王碰巧同名,而且兩人還有過一番交際。幾年前“攻城者”德米特里受父之命發兵希臘,兵不血刃解放了雅典,當時卡山德在雅典扶立的僭主就是這位法勒路姆的德米特里。

這位僭主原本也是逍遙派泰掌門的高徒,與劇作家米南德也是同門師兄弟,他演說、劇作、哲學、歷史無一不通,著作繁浩,道行精深。攻城者敬重他的文名,特意關照使他從雅典全身而退。

本來如此也就算了,雅典政客就算為了不得罪於恩人也不會繼續為難他。可惜他臨了還拐跑了全雅典的夢中情人狄俄格尼絲,引發了公憤。

這不前幾天還在底比斯陪相好逛街,居然就差點被追來的情敵捅了,所幸逃過一劫。於是底比斯也不敢再待下去,一對苦命鴛鴦乾脆跑來埃及投奔同門師兄。

此刻法勒路姆人正端著酒杯跟師兄倒苦水:

“這《明眸時報》原本是個好東西,對於政治和學術、商業都十分有助益。可不知這報社的人怎麼想的,居然專門用寶貴的版面刊登一些花邊新聞——要不然我和狄俄格尼絲在底比斯待的好好的怎麼會讓人知道?”

托勒密笑呵呵的摸摸光溜溜的下巴:

“這報紙確實是個好東西,我們亞歷山大里亞也應該搞一份,就叫《金字塔時報》如何?當然,我們肯定是不能刊登這些花邊新聞的!”

“不妥不妥,金字塔本是陵墓,這個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