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得寸進尺(1 / 2)

“我們登上並非我們所選擇的舞臺,演出並非我們選擇的劇本。”

——愛比克泰德

半個月前,《明眸時報》刊載了色薩利最高評議會發布的一則公告。

公告表示,為了進一步加快推進國營工坊的發展速度,改善國營工坊的管理水平,提高國營工坊的生產效率,最高評議會國營工坊管理委員會透過決議,將允許私人參股、收購、合資成立二級以下國營工坊,各大區所轄集體工坊同步遵照執行,其他各城邦、村社、部落所轄集體工坊不在此列。

訊息一出,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個人可能是傻子,一個不是傻子的人也可能會犯傻,但一群人聚在一起時則只可能聰明太過頭,而不會單純犯傻。

這兩年修路、造橋、挖運河、架渡槽、擴建城市、修葺神殿……這些公共支出錢從哪裡來?什麼債券、稅收玩得再花,羊毛還不是得出在羊身上。

債券要國營工坊的收入抵押,稅收也是圍著國營工坊轉,終歸是國營工坊撐起了一個新色薩利。

國營工坊對色薩利太重要了!

於是有很多人自然而然就想到:

你現在收購股份是花了本錢沒錯,但你也有分紅啊!長時間下來,不就是等於是你多拿一些,公共資金就少一些?

收購到股份的人是舒坦了,但除此之外的人都虧了啊!

一時間紛紛擾擾,無數人給報社來稿,在報紙上大放厥詞,幾乎清一色都是各種反對意見。

但有人反對就有人支援。

人家也有話說:

現在國營工坊大多數收入都上交了評議會用來還各種債券,根本沒有能力進一步擴大規模。人家現在投資,就等於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而且掙的是增量,於公共無損。

而且國營工坊日常生產中管理鬆散,工人領工資混日子,管理層敷衍了事,管理水平根本比不上私營的工坊,再不改國營工坊就要完啦!

兩派的大論戰愈演愈烈,整個色薩利以及周邊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只要識兩個字的都紛紛投稿在報紙上互相對噴,《明眸》也出十天一刊加到五天一刊,而且一再擴版;街頭巷尾、田間地頭也總有人聚在一起討論這件事,說不準一時急眼還要打起來。

一片雞飛狗跳中還出現了別的質疑聲音。

來自泰坦努斯大區的伊阿宋先生反映:

為什麼最高評議會透過這樣的決定他完全一無所知?他們城邦的代表完全沒有向他們提及,事先也沒有徵詢他們的意見……

家住厄路宋的阿桑德來信:

為什麼國營工坊股份出售不是公開進行?他登門去詢問,工作人員告訴他股份售賣還沒有開始,結果隔天就發現一位地區評議會代表已經完成了股份收購……

在斐賴大區國營工坊工作的培松表示:

國營工坊股份的定價絕對有問題……

…………

…………

公元前的人們可能不知道什麼叫“●有資產流失”,但皮洛士知道。

而且他對種種可能出現的亂象早有預料。

但這就是交易。

他出賣了國營工坊,和色薩利的實力派做了交易。

對此,他既沒有愧疚,也根本不同情色薩利人。

一方面,產業在色薩利以外的地方擴散已成定局,國營工坊的利潤即將開始衰退。

畢竟很多行業都不是什麼技術尖端產業,一些傳統的手工業工坊很容易仿製,甚至可以後來居上。

而且這種單方面的工業品掠奪也不是長久之計,也不是皮洛士的初衷。他很早就已經著手在類似伊利里亞、斯基泰這種落後地區建立產業了,不但更加貼近市場,而且有效的推動當地的產業發展,以期望能出現共同繁榮、相互促進的局面。

所以他問心無愧。

而另一方面,則涉及一個“配不配”的問題。

色薩利人已經做得很好了,他們為了土地,為了政治地位,為了人身自由,為了免於剝削和壓迫已經同馬其頓人作戰,並爭取了獨立。

但色薩利人仍然太幼稚,因為他們不知道,有些東西,自己原本應當為之付出代價。

一個人要取得某種待遇,必先承擔相應的責任,而且他往往在承擔責任之後還未必能獲得這種待遇,於是這個人在權衡利弊之後放棄這種責任也就無可厚非了。

俗稱“認命”。

而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