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海軍建設(1 / 3)

黃帝歷4574年春,帝都。

不知不覺間李光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有三年了,在這三年時間裡,李光早已褪去了前世高中生的幼稚,變得愈發成熟起來,他已經徹徹底底的融入到了這個世界裡。

李光離自己的首相任期只剩下兩年了,不過他很有信心,畢竟江孟死後,誰也比不過他。

春節假期雖有半個月,不過李光除了吃飯以外,就是和內閣成員以及海軍部的人一起制定一個有關海軍擴張的法案,以應對不列顛可能發起的挑戰,因此他就沒放過一天假。

假期結束後,李光聯合海軍部把早已制定好的有關海軍擴張的法案提交給了議會。議員們在得知不列顛研發新型戰艦的訊息後,對這個法案也極為上心,絕大部分議員都同意海軍的擴張,但對海軍的擴張程度,議員們卻有不同的看法。

帝都故宮,議會大樓內。

“我們現在在推行義務教育,所花的錢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而內閣和海軍部提出的造艦計劃,裡面說二十年之內每年下水五艘小型軍艦,每三年下水三艘中型軍艦,每六年下水一艘大型軍艦,我覺得這所需要的建造費用太高,更何況建造完後還需要很大一筆的維護費用,國家財政實在是負擔不起。”財政部長金齊民認為內閣和海軍部的造艦計劃太過激進。

“沒錯,我覺得先讓帝國的孩子們讀得上書,之後再考慮造艦計劃,不能一口吃成胖子。”教育部長陳普倫說道,他可不想財政部給教育部的撥款突然變少。

“我覺得沒必要造那麼多軍艦,不列顛人說不定只是為了維持在歐洲大陸的地位而已,用不著如此大動干戈。”說話的是陸軍部長左理德,他是左季高的遠房親戚,雖然年齡較小,但輩份比左季高大,他是少數反對《海軍擴張法案》的,因為他不想增加海軍部在軍隊裡的話語權。

李光聽了左理德說的話後,不由得皺起眉頭,左理德認為不列顛人只是為了維持在西方大陸的地位,這只是他的藉口,其目的是不想海軍部壓陸軍部一頭。帝國的海陸兩軍矛盾由來已久,從帝國建立之初就開始了,不過跟倭國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但也不能忽視,這是會影響前線戰局的。不過,李光也認為這造艦計劃實在是有點激進,但海軍部的人太多了,他也沒有辦法。

議會爭論了許久,都沒爭出個所以然來,最後只能宣佈暫時擱置。

當地時間十一點半。

李光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了府邸,一進門黃雅娟小姐就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並在他耳邊說道:

“親愛的,請多注意一下身體,不然的話我很擔心的。”

李光用雙手抱住了她,抱了一會兒後鬆開了手,問了雅娟一些家裡的事後就回房休息去了。

等李光從浴室裡出來時,楊德邦正好過來報告,稱軍情局發來了有關不列顛方面的電報 。李光讓楊德邦退下去,隨手拿起了電報,上面的內容是不列顛新型戰艦的所有資料,這可把李光給高興壞了,這下帝國就可以從容應對了。

第二天上午,李光把一份有關不列顛新型戰艦的資料的報告提交給了議會,議員們都十分驚訝,看來不列顛人為了維持世界第一海軍的位置不惜餘力啊。

“這噸位大、火力猛、速度(射速和航速)快、防護強的新型軍艦,軍情局稱不列顛政府要建造20艘,而其中有10艘會被分配到巴拉特洋艦隊中,目的是什麼顯而易見。因此,為了保護帝國的海上利益,就不能落後於不列顛人。”李光說道,“帝國必須要有這樣的軍艦,且數量一定要比不列顛人的多,這樣才能保衛帝國的海上利益,才能更好奪得世界霸權。”

議員們七嘴八舌的討論了起來,教育部長陳普倫只是閉上眼睛,靜靜地聽著議員們的討論,而財政部長金齊民也沒說話,用腦袋在思考著什麼,至於陸軍部長左理德並沒有支援或是反對的舉動,因為雖然海陸兩軍之間矛盾較大,但在國家利益面前兩軍都會共同進退,這可比海軍馬鹿和陸軍馬鹿好多了。

討論一直持續了半個小時,最後議會的議長(其職責是管理議會的紀律)宣佈停止討論,像菜市場一樣的議會大樓才安靜下來。

“看來為應對不列顛人帶來的挑戰,就必須要透過內閣及海軍部提交的《海軍擴張法案》了,不過這樣的話,推行義務教育的程序就要停滯下來,這可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如果想兩者都不耽誤的話,除財政撥款外,就只能發行國債了。”金齊民說道,他是同意了那個耗費巨大的擴張法案了。

各黨派當中的絕大部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