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草書之聖。
杜甫“飲中八仙歌”詩云:“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此時站在高臺上的陸青側頭望向一臉恬靜的小龍女道:“師傅,為何比試中還要勸酒?”
龍女美目微轉,掃向了場中面容端莊的黃蓉輕聲道:“勸他三杯酒,一來切合他使這路功夫的身分,二來是讓他酒意一增,筆法更具鋒芒,三來也是挫折那個蒙古人的銳氣。”
陸青聽完不由恍然大悟,點了點頭道:“噢~”
此時只見朱子柳寫到“擔夫爭道”的那個“道”字,最得一筆釣將上來,直劃上了霍都的衣衫。
在群豪的轟笑聲中,霍都跟蹌後退。
金輪法王雙眼時開時合,似於眼前戰局渾不在意,實則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眼見霍都已落入下風,突然就開口說起了話來,群雄只聽他的聲音甚是響亮,但卻沒人聽懂他在講些什麼。
因為法王此時說的不是中原官話,而是藏語。
群雄雖然聽不懂,但場中的霍都卻瞬間明瞭師傅的意思,那是在提醒自己,不可一味堅守,須使“狂風迅雷功”與對方搶功。
當下發聲長嘯,右扇左袖,鼓起一陣疾風,急向朱子柳掠去。
勁風力道凌厲,旁觀眾人不由自主的漸漸退後,只聽他口中不住有似霹靂般吆喝助威,料想這“狂風迅雷功”除了兵刃拳腳之外,叱詫雷鳴,也是克敵制勝的一門厲害手段。
朱子柳奮袂低昂,高視闊步,和他鬥了個旗鼓相當,兩人翻翻滾滾拆了百餘招,朱子柳一篇“自言帖”將要寫完,筆意鬥變,出手遲緩,用筆又瘦又硬,古意盎然。
黃蓉見狀,自言自語的感嘆道:“古人言道:‘瘦硬方通神’,這一路‘褒斜道石刻’,當真是千古未有之奇觀。”
場中霍都仍以“狂風迅雷功”對敵,只是對方力道既強,他扇子相應加勁,呼喝也更是猛烈,武功較遜之人竟在場邊站立不住,不由都一步步的退到了天井邊上。
這時朱子柳用筆越來越是醜拙,但勁力卻也逐步加強,筆致有似蛛絲絡壁,勁而復虛。
霍都暗暗心驚,漸感難以捉模。
金輪法王忽然又大聲喝起了八個藏語。
周圍群雄都不知道這八個字是甚麼意思,卻震得人人耳中嗡嗡發響。
朱子柳焦躁起來,心想:“他若再變招,這場架不知何時才能打完,我以大理國故相而為大宋打頭陣,可千萬不能輸了,致貽邦國與師門之羞。”
忽然間朱子柳筆法又變,運筆不似寫字,卻如拿了斧斤在石頭上鑿打一般,順著他的筆意看去,但見所寫的每一字都是盤繞糾纏,倒像是一幅幅的小畫,這是最古的大篆。
便連博學多才的黃蓉都認不全,更何況是霍都了。
霍都對這一路古篆果然是隻識得一兩個字,他既不知對方書寫何字,自然猜不到書法間架和筆畫走勢,登時難以招架。
朱子柳一個字一個字篆將出來,文字固然古奧,而作為書法之基的一陽指也相應加強勁力,霍都一扇揮出,收回稍遲,朱子柳毛筆抖動,已在他扇上題了一個大篆。
霍都一看扇面,茫然的脫口而出:“這是‘網’字麼?”
朱子柳撫須笑道:“不是,這是‘爾’字。”
隨即伸筆又在他扇上寫了一字。
霍都道:“這是‘月’字?”
朱子柳搖頭說道:“錯了,那是‘乃’字。”
霍都心神沮喪,搖動扇子,要躲開他筆鋒,不再讓他在扇上題字,不料朱子柳左掌斗然強攻,霍都忙伸掌抵敵,卻給他乘虛而入,又在扇上題了兩字,只因寫得急了,已非大篆,卻是草書。
對這兩字,霍都自然是認識的了,不由就叫道:“蠻夷!?”
朱子柳哈哈大笑,說道:“不錯,正是‘爾乃蠻夷’。”
群雄憤恨蒙古鐵騎入侵,殘害百姓,個個心懷怨憤,聽得朱子柳罵他“爾乃蠻夷”,都大聲喝起採來。
霍都給他用真草隸篆四般“一陽書指”殺得難以招架,早就有些膽怯了,此時又聽到這般聲勢浩大的喝采聲勢,心神不由更亂。
但見朱子柳振筆揮舞,在空中連書三個古字,霍都此時哪還想得到去認甚麼字?只得勉力舉扇護住面門胸口要害。
但突感膝頭一麻,原來已被朱子柳倒轉筆口,點中了穴道。
霍都但覺膝彎痠軟,便要跪倒下去,內心悲呼:這一跪倒,那可就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