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包容性
何以超級視角的智慧能夠做到最究竟徹底的包容?這是超級視角其內在智慧本性的自然體現。
在超級視角的觀照下,【視角】作為生命宇宙的本體,是其最獨特的智慧體悟。而基於對【視角】的深入體悟,必將發現《視角法則》中所闡述的各項視角法則。這些法則並非源自於人為的規定性,而是源自於【視角】本自具足的自然屬性。任何人只要如法觀照,都會得到相同的結論。
在這些視角法則中,其中最重要的幾項法則包括:
【一切皆是視角。】
【所有的不同唯是視角之不同。】
【視角是無限的。】
【視角決定視界同時超越視界。】
【心=視角=視界=世界】
【視角有領域、廣度、深度、維度等各方面的不同。】
【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視角。】
【不存在永遠固定不變的單一視角。】
【所有的視角皆是平等的,但並不等效。】
【視角永遠是鮮活的,只會變化,必然會變化,但不會生滅來去。】
對於這些視角法則深入體悟,就必然能夠了悟到這樣一點——
每個生命都擁有其獨特的視角,以及基於此視角而開顯的生命宇宙。
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視角,也沒有完全相同的生命宇宙。
即使兩個生命宇宙從某種角度看起來高度相似,但其實在更深、更廣的維度上,它們之間也並不相同。
每個生命宇宙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景,且無時無刻不在動態變化之中,其生命宇宙的展現有著無窮無盡的可能性。
所有的生命都是如此,沒有例外。
所以,我們沒有權力否認任何一個生命基於其自身獨特的視角而提出的任何一種觀點。
但我們可以透過對其視角的觀照而理解其所提出的觀點。
也許那觀點帶有諸多的侷限性,但是當對方尚未領悟到更深、更廣乃至更高維度的視角時,我們應該包容和尊重其基於目前所持視角所得出的觀點和結論。
每個生命都有權利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超越,只能來自於生命內生的需求和動力,我們可以要求並致力於使自己不斷地超越自己視角之侷限,卻不能將這種要求強加在別人身上。超越的達成,不僅需要生命內在的意願,同時也需要諸多的因緣條件,我們可以努力創造促進超越達成因緣條件,但對於其結果卻不應執著。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因緣具足之時,一切自然達成。
所以,當我們遇到不同觀點的挑戰時,應尊重不同的觀點,並儘可能觀照其所持有的視角。當我們理解了對方的視角,也就理解了對方的觀點。我們還可以同時觀照彼此視角的差異,並爭取在更深、更廣乃至更高的維度上找到能夠同時涵括雙方視角的新視角。不管對方是否能夠理解和接受這一新視角,至少對於我們自己而言,透過對不同視角的觀照以及對更高視角的探索,從而完成了對自己原有視角的超越。而每一次超越都必將帶來更大的包容性。
而當我們實現了視角的究竟超越,也就同時可以接納和包容任何一種視角,這種接納和包容,不僅僅是一種博大的胸懷,同時也是一種究竟自由的智慧。
4、智慧性
超級視角不僅具有無限性、超越性和包容性,還有智慧性、平等性和妙用性。
先說智慧性。智慧性是超越視角的核心特性。無限性、超越性、包容性,同時也是智慧性。
通常而言,【智慧】一詞主要有兩個含義:
A.聰明才智:即迅速地正確認識、判斷和發明、創造事物的能力;
b.般若智慧:即佛教中所說的超越世俗認識,把握究竟真理的能力。
超級視角的智慧,則同時涵括了這兩個方面,同時還特指對於深度領悟、實踐和靈活運用視角學原理的能力。
而超級視角的智慧性,則是指超級視角本自具足智慧本性,此智慧性與超級視角是圓融一體、無二無分的。
這種智慧性,首先體現在“超級視角-心-視角-視界-世界”的一體圓融——
超級視角,本自能夠生起、顯現、化現、創造無量無邊的“心-視角-視界-世界”,本自能夠生起、顯現、化現、創造無量無邊的生命宇宙,這種能夠生起、顯現、化現、創造的能力和本性,即源於超級視角的智慧性。
超級視角,本自能夠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