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一個幻覺(1 / 2)

小說:明空心語 作者:明空如月

古人云,人生如夢。其實不僅僅人生如夢,人之死亡亦如夢。

死亡是人生的組成部分。

佛家常說,四大皆空。其實,死亡亦是空。

死亡是生命遊戲最精彩的部分,卻因為戴著一副假面具而騙過了無數的人。

於是死亡成了對生命最惡毒的詛咒。

其實世界上任何詛咒都是騙人的把戲。

但卻常常十分靈驗,靈驗到你認為那是絕對的真實。

詛咒之所以會靈驗,只是因為你相信了它,沒有其它原因。

你相信詛咒的深層原因,是你相信死亡是真實存在的。

藉由著你對死亡的恐懼,詛咒才會發生效力。

試想,如果你百分之一萬地確認死亡只是一個幻覺,你會認為詛咒能奈你何呢?

人類最大的恐懼,即是來源於對死亡的恐懼。

所謂的對死亡的恐懼到底是什麼呢?

那就是你認為死亡之後你“不在”了。

現在你“在”這裡,死亡後,你從此“不在”了。你無法接受這個“不在”的臨近。這就是恐懼的真正原因。

如果讓你選,一個選擇是從此“不在”了,一個選擇是死亡之後你依然“存在”,但是進了地獄。你在地獄裡會受盡千辛萬苦,但卻死不了。你會怎麼選呢?

你可能會害怕地獄的苦,但你更害怕那從此以後沒有了你的“不在”。

這就是死亡面具的絕殺技。

藉由著你對死亡的恐懼,死神牢牢地將你攥在了手心。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所謂的死亡只不過是一張嚇唬人的面具,那麼你會做何感想呢?那真是“天堂地獄隨你去,你愛咋地就咋地”。

可是,人世間沒有見過誰是永生的,即使傳說彭祖活了八百歲,娶了一百多個老婆,也仍然難免一死。

在宇宙數以百億年計的時間長河裡,八百歲和八十歲其實沒有太大差別。

那些成道的聖人,也沒有見到誰活到了今天。老子、莊子、孔子、佛陀、耶穌等等,無一例外。

可是他們卻異口同聲地說:人生如夢,生亦是夢,死亦是夢。

在人們難以想象的那個世界,他們是不死的。

死了的,是他們的肉身,永生的,是他們的精神。

可是在人們的理解中,所謂的精神,只不過是一種說法罷了。大多數的人們並沒有當真認為他們“靈魂永生”。

但是他們的門徒堅持說:他們是不死的,他們已經獲得了永生。

而佛陀更直接了當地說:其實每一個眾生都是佛,都是永生的佛,眾生與佛,無二無別。

耶穌說:信我者上天堂,不信我者入地獄。

呵呵,其實,耶穌說的是,不管你信不信我,你都將永生。

沒有任何一個被尊為聖人的人曾經說過,人死後就絕對“不在”了。

任何一個聖人,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教的聖人,都明白無誤地說,你將永生。只不過永生的形式有不同的說法而已。

而奇怪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全部來自於這些聖人,不管今天的科學如何地昌明發達,在人類思想的高峰上巍然屹立的依然是幾千年前那幾個為數不多的名字。

科學一直不承認聖人們關於靈魂永生的說法,但也拿不出更好的證據證明聖人的說法是錯誤的。而科技的每一步發展都直接或間接地得益於這些聖人們偉大的思想。量子科學的發展則完全顛覆了人們原有的認知,卻距離聖人們的論斷越來越近。或許有一天,科學的發展,將與千年前聖人們的參悟結果殊途同歸。

為什麼死亡是個幻覺?

其實有一些很生動的案例。它們來自於動物界。

比如蝴蝶。

最開始,它是一隻卵。

然後它變成了一隻毛毛蟲。

再然後它變成了一隻蛹。

再然後它變成了一隻蝴蝶。

你可以這樣來看待這個過程,這種最後被稱為蝴蝶的生命,經歷了三次蛻變。舊的身體死去了,新的身體生成了,但生命一直沒有停止。

或者你也可以這樣來看待,每個生命階段都是獨立的,獨立地生,獨立地死。

但不管怎麼看,死亡都不是終點。

或許你會說,當蝴蝶相互交配留下了生命之卵後,他們就真的死去了。

其實,蛻變還在繼續,只是不再那麼清晰可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