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地覺知身體和心靈的變化,是回到當下的一種方式。
每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似乎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
但這種知道卻又是很模糊的。
覺知,是將這種知道清晰化,強化“知者”的感受,你雖然同時是一個“做者”和一個“知者”,但通常的情況下,人們會沉浸在“做者”中,而“知者”是很模糊的。
“做者”和“知者”雖然都是你,並不是其他人,但當你做事的時候,你更像是一個“做者”,而非一個“知者”。
當“做者”佔據主要地位的時候,這時的你不能被稱為一個“知者”。
成為“知者”,就是要讓“知者”佔據主導地位,而讓“做者”從屬於“知者”。
這個時候,你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你清晰地知道,自己身體的覺受,你清晰地知道,自己情緒的變化。
當你清晰地知道,你才能成為自己的主導。
清晰地知道,還意味著,除了當下,一切非真。
而當下,則不能用真或假或任何概念詞語去描述。
當你描述的時候,你已經失去了對當下的覺知,你已經離開了當下。
放棄描述。
不要嘗試去描述。
當你不在描述,而覺知於當下的時候,才能把握住真實——唯一的真實。
當人們失去對當下的覺知,則不是沉湎於過去,就是夢想於未來。
過去已經過去,且永遠不會回來。
未來尚未到來,且永遠不會到來。
到來的,發生的,只有當下。
“做者”,可以屬於過去,也可以屬於未來。
“知者”,只屬於當下。
“知者”所知的,不是知識,因為所有的知識都屬於過去,“知者”所知的,也不是目標,因為所有的目標都屬於未來。
“知者”所知的,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一切。
“知者”所知的,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一切都發生在“知者”之“內”。
“知者”所知的,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一切都無法達到“知者”自身。
“知者”所知的,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一切每一刻都在變化,每一刻都是新的。
“知者”所知的,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一切唯“知者”不變。
“知者”所知的,是“知者”雖然知道當下這一刻發生的一切,但卻無法找到“知者”的所在。
“知者”所知的,是“知者”在當下這一刻不僅找不到所在,而且“知者”除了僅僅知道“知者”是當下這一刻發生的一切變化的“知者”外,不知道“知者”到底是誰?
當“知者”僅僅覺知於當下而不去思考“知者”是誰時,“知者”才成其為“知者”。
當“知者”去思考“知者”是誰時,“知者”就已經不再是“知者”,因為,這一刻不僅失去了對當下的覺知,而且無論怎樣思考也無法獲得滿意的答案,在這兩個方面,“知者”都已經成了“不知者”。
回到當下。這是唯一的真實。
在唯一的真實裡,生命才是真實的。
除此以外都會導致錯過。
當你沒有在覺知,其實你是生活在夢裡。
或者說,與生活在夢裡沒有本質區別。
因為,你錯過了唯一的真實。
你無法在當下之外找到真實。
你可以找到回憶,可以找到夢想,可以找到所有虛幻的一切,但找不到真實。
當你找到虛幻,你就是在夢中,在虛幻中,在輪迴中。
在虛幻中,沒有什麼是真實的。連你也不是真實的。
當你做夢的時候,你的夢中有一個你,有其他人,有動物,有物質世界,但其實這些都不是真實的。
即使是夢中的你,也是一個幻影。
但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做夢,你就會醒來。
當你“知道”了“當下”這一刻你是在做夢,你就成為了“知者”,你就會從夢中醒來。
同樣的,當你“知道”了只有當下這一刻是真實的,並且融入每一個當下,覺知於每一個當下,你就成為了一個“知者”。
當生命中任何一個當下均不會被錯過,當“知者”貫穿於生命中,沒有一絲一毫的動搖,“知者”就成了“覺者”。
“覺者”是一個不會再錯過的生命,“覺者”是一個不會離開當下的生命,“覺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