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生命的幻相
——從一艘“船”的故事談起
引子——
在人們的認識中,人們常常把這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看成是實實在在的,包括我們的生命,包括我們對於自我的認知,總認為有一個實在的、不變的自我,可這究竟是事實,還是隻是我們的錯覺呢?
我們總是在不停地追求,卻忘記了停下來思考一下,到底什麼才是人生值得追求的價值和意義?
為了清晰、正確地找到問題的答案,有一個關於“船”的故事,或許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發。
“特修斯船”的故事——
故事來自霍布斯《利維坦》一書。
雷·諾斯還沒有談過這樣的買賣。作為一名國際犯罪高手,他對自己的業績洋洋自得。但他最近的顧客要他去偷著名的特修斯遊艇,這艘船曾是英國報業巨頭魯卡斯·格拉布的葬身之地,也是最近在洛杉機發生的謀殺冰茶之父的兇案現場。
可是,當他來到了剛剛修繕完畢的船所停放的船塢時,卻發現了兩艘看上去一模一樣的船。雷的幫手用手槍劫持了一名保安。
雷問道:“如果你想活命的話,最好告訴我哪一艘才是真的特修斯。”
“這得看你怎麼看,”保安緊張地說,“你瞧,當我們開始修船的時候,我們需要替換很多部件。可我們保留了所有老部件。但是隨著工程的進行,我們幾乎替換了所有的東西。工程結束後,有人提議說用這些老部件為這艘船重造一個版本。所以我們又重造了一艘。現在,左邊這艘是用新部件修復的,右邊這艘是用老部件重造的。”
“那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呢?”雷不耐煩地問道。
他的幫手隨即上緊了槍膛,保安尖叫道,“我已經把我知道的全告訴你啦!”
雷撓了撓腦袋,開始想辦法怎樣才能把這兩艘船都弄走。
哪一艘船才是真正的特修斯呢——
在這裡,顯然雷遇到了難題。
這個難題的本質是什麼呢?
是人們認為“特修斯”船是實實在在的不變的一種存在,也就是說是“實在”的,但其實這只是一種錯覺。
其實,不管哪一艘船,都已經不是“特修斯”了。換句話說,所謂的“特修斯”船其實從來沒有真實存在過,它只存在於人們的觀念裡。在一般情況下,這樣的處理方式有利於人們去認識並區別事物,並用於溝通和表達,但這只是一種“方便”,而並不是對事物本質的把握。
為什麼這麼說呢?
假如“特修斯船”是真實存在的,那就有一個前提——構成“特修斯船”的全部元素是永恆不變的。只要有所改變,就不再是“特修斯船”了。
有人說,假如不更換零件,那就還存在“特修斯船”。
不更換零件是不可能的,船是燒油的,“油”其實也是零件之一。
暫且將油不計在內,只要有腐蝕、磨損、老化的現象存在,“特修斯船”就時刻在改變。
雖然你可以仍然用“特修斯”去稱呼它,但它實際上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那艘船了。
甚至可以說,下一秒的“特修斯”已經不再是上一秒的“特修斯”,腐蝕、磨損、老化等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的。
更換零件只是相對小的變化而言更大一點的變化而已。
而且,更換了一個零件,人們還是會認為這艘船仍是原來那艘船,雖然實際上已經不是了。
如果這艘船仍在海上使用,每過段時間換一些零件,那麼即使有一天全部的零件都已經換過,人們仍然會認為這艘船就是原來的“特修斯”。
什麼是“原來”?
只有沒有任何改變才能叫做“原來”。
如果藉助一下數學概念就能更清晰地明白了。
假如特修斯船出廠的那一天是100%完整的話,我們稱之為100%特修斯,我們假設每過一天,船就磨損了0.01%,那麼第二天,船就變成了99.99%,我們還能夠稱它為100%特修斯嗎?顯然是不可以的。但由於這種很細微,所以我們忽略了這種變化,而想當然是認為它還是原來的特修斯。
這就是問題所在。
人們無視事物本體的實際變化,而認為事物是一成不變的,這不是錯覺又是什麼呢?
所以,特定的那個不變的“特修斯船”從來就沒有存在過,人們眼中的“特修斯”之所以存在,是基於人們忽略了變化之後的主觀認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