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燒失敗了能夠及時的補上。
好在都是同一批,所以也就不用考慮陶土的質量問題了,隨便拿了一小半,宋軒和石頭弄來了點草木灰和在了水裡面,和均勻了之後,又用羽毛一點點的刷在了已經幹得差不多的陶坯上。
這次肯定是比上一次清洗後來得要黑上一些,而且也更加的均勻,宋軒甚至突發奇想,還讓石頭拿一些草木灰直接和在陶土裡面,直接在做陶坯的時候就讓裡面帶上草木灰。
反正是做試驗用的,還是儘量將各種可能性都考慮上比較好。
等所有陶坯都乾透了之後,宋軒和石頭才將他們小心地放到了窯裡面。
稍大的那個窯後面是要潑水的,所以裡面的陶坯種類比較多,三種陶坯都放了一些進去。
至於小一點的那個窯就只放了塗了草木灰水的,還有摻了草木灰的陶坯,至於那種什麼都不加的,就沒必要再放進來燒了,部落裡之前做的陶器都是這樣弄出來的。
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到陶器燒得差不多的時候,直接將爐火給澆滅,到時候究竟是個什麼原因就很明顯了,不過有一點需要肯定的是,不管是草木灰的水還是爐灶裡因為被潑而產生的煙,對陶器的製作肯定都有著一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