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受到騰蛇往外堆稻草的啟發,烏羽竟也開始跑到稻田裡運起了稻草。
當然烏雲也不僅僅是因為受到了宋軒的啟發,當看到騰蛇的人往外鋪稻草時,他便想起來之前交換回去的俘虜所說的話。
按照他們所說,當時是走到了一片森林裡面,還未來得及休整便被騰蛇的人帶著乾柴和火把從外圍點燃了。
雖然現在的情況不太一樣,但騰蛇卻是和當時烏羽部落的人處境差不多,至少都是身處在包圍圈裡面。
既然騰蛇的人想要放火阻礙他們進攻,那烏雲也來了個將計就計,不妨直接將火勢增大一些,雖然騰蛇部落的圍牆外面糊了一層草泥,但做牆垛的那些木頭還是臨時增加出來的,並沒有糊上草泥。
而且只要火力夠猛,哪怕是外圍有東西包著,也不是沒有辦法將其燒塌。
現在騰蛇最大的優勢便是這一圈圍牆了,如果沒有圍牆的話,這百來人完全不可能是烏羽部落的對手,這也是兩個部落都知道的事情。
見騰蛇將稻草扔出來時,烏雲便將其認了出來,這正是騰蛇在對岸空地裡堆起來的不知名的草。
甚至烏雲還隱隱猜出來,這應該就是騰蛇在河對岸開闢出來的地上所種的東西,雖然不知道這究竟有什麼作用,但此時用它來放火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乾透了的草不僅容易點燃,點燃之後火勢也非常大。
反正騰蛇的人也不太可能敢衝出來,他們貿然進攻的話,依舊有著損失大量人手的風險。
看著烏羽部落的人抱著稻草從橋上跑來跑去,宋軒也是有些後悔,為什麼沒狠心將橋給毀了。
如果當時心狠一點,至少烏羽部落這樣大規模的運輸不會這麼容易,現在幾十人跑一趟,基本就能搬掉大半個草垛了。
當時也是想著橋可能不會有太大的作用,而且想要重新搭建一座的話也並不簡單,畢竟今年騰蛇可沒有單獨準備合適的木材,而木頭哪怕臨時砍倒了也得晾乾了才能派上用場。
誰成想,還真就被烏羽給用上了,但此時宋軒也沒了辦法,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行動,騰蛇的人走起路來也十分小心,基本上都是貼著河道過的,完全在騰蛇的攻擊範圍之外。
部落裡的大弓倒是還沒有暴露過,也能射到這麼遠的距離,但烏羽一趟就是幾十人,射中個把人根本不會有什麼作用,更別說大弓的準頭非常一般,面對橫向移動的目標,基本只能靠運氣。
最關鍵的是,雖然有三把弓,但是配套的箭矢卻不算多,哪怕是石班幾人加緊製作,最後也就弄出來二十支箭。
之前四面都有大量敵人之時,南側和東側都只配了七支箭,而北側只有六支,正好分完。
烏羽改變方略之後,宋軒也將東面的箭給分到了兩北兩側,這裡留下來一支,以防萬一,至少弓想要移動也沒那麼輕鬆,而且臨時在想要在圍牆上開闢一個射擊孔,也不方便,索性便將其留在那兒,反正還有敵人需要盯著呢。
現在宋軒這邊有十支箭,而石猛那邊也有九支。
對於大弓的使用,宋軒還是相當保守的,這也是部落裡能夠涉及最遠的武器了,同樣威力也是最大的。
如果只為了解決一兩個敵人的話,似乎也沒有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宋軒還是想將其留給烏羽部落的首領,當然,這其中最完美的物件自然就是烏雲了。
不過應該是知道騰蛇有弓箭,烏雲以及其他幾個首領都相當的小心謹慎,不僅面前有一兩人,始終替他擋著,與騰蛇還一直都保持著相當遠的距離,雖然大弓倒是能夠勉強射到,但如果被人阻擋一下的話,也沒辦法對後面的人造成威脅了。
宋軒也一直都讓負責射箭的幾個婦女尋找機會,但始終沒能找到太好的,距離太遠,不僅威力會大大降低,對於準頭眾人也沒有信心,之前的練習都是一米寬的把子,此時突然換成小了一半的人,而且在這麼遠的距離之上,想要射中並不容易。
本來弓箭就不多,如果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的話,不到了緊急的時刻,宋軒寧願不使用它。
所以哪怕到此刻,二十支箭一支都沒能射出去。
不過雖然烏羽部落的人將稻草都抱了回去,但並沒有貿然衝到騰蛇近處堆放稻草,宋軒猜測應該還是盾牌太少的緣故,拔除騰蛇周圍的陶片還能勉強用用,但想要安全的將抱著稻草的人送到騰蛇邊緣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這個風險並不比直接衝過來要容易,所以烏羽部落的人一邊搬運稻草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