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三馬盤槽司馬昭(2 / 4)

小說:亂三囯歸墟 作者:沒用的阿光

返回洛陽,繼續擔任洛陽典農中郎將一職。

在田間地頭,他與百姓交談,瞭解農耕之事;

在營帳中,他與將領們研討戰術,目光專注而認真。

一面致力於發展農業以增強國力,一面耐心等待下一次征戰的難得機遇。

恰逢皇帝欲冊封功臣,以彰顯其守衛國土的卓著功勳。

司馬昭戰功彪炳,自然位列其中。

朝堂之上,皇帝念及司馬昭的赫赫功績,決定冊封他為新城鄉侯。

司馬昭出班謝恩,態度謙卑恭謹,那微微低頭的姿態盡顯謙遜,口中高呼陛下聖明,聲音洪亮而誠懇。

然而,眾臣心中各懷心思。

一些老臣暗自皺眉,深深擔憂司馬昭權勢過盛,恐怕會形成尾大不掉的危險之勢,他們交頭接耳,目光中透著憂慮;

而年輕一派則羨慕不已,期望能夠追隨司馬昭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偉大事業,那熱切的眼神中充滿了嚮往。

冊封過後,司馬昭回到家中。

他深知身處高位所帶來的不僅是無上榮耀,更有潛在的重重危機。

在書房中,他獨自沉思,面色凝重。

於是,他召集心腹謀士共同商議,決定一方面低調行事,以免引起皇帝的猜忌懷疑;

另一方面繼續擴充自身實力,但務必保持低調隱秘。

他利用新城鄉侯的封地,秘密招募賢能才俊。

在選拔人才時,他目光犀利,絕不放過一個可用之才。

同時密切關注各方戰事的動態變化,隨時準備再次一展宏圖,為司馬家最終奪取天下步步精心籌謀。

雖前途充滿艱難挑戰,但司馬昭目光堅定如鐵,滿懷信心。

那自信的神情彷彿一切困難都無法阻擋他前進的步伐。

幾日後,司馬昭收到密信,得知南方一處郡縣出現異動,似乎有反賊聚眾妄圖謀反。

司馬昭認為這是一個既能建立功勳又能吸納人才的絕佳良機。

他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立即著手準備。

他向皇帝稟明情況後,率領親信部隊迅速南下。

一路上,他與將領們商討戰術,神情嚴肅而專注。

到達郡縣附近,司馬昭並未匆忙進攻。

他先派人混入城中打探訊息,獲悉帶頭之人本是當地的望族,因不滿朝廷賦稅過於沉重而舉事。

司馬昭心生奇妙計策,單槍匹馬來到城下,表明自身身份並表示願與之進行談判。

對方首領滿心狐疑,但還是現身相見。

司馬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鄭重承諾減輕此地賦稅,併為百姓興修水利。

他言辭懇切,目光真誠。

首領猶豫良久,最終被司馬昭的誠意深深打動,率眾投降。

司馬昭此舉既成功平定叛亂,又收穫民心。

回朝途中,他偶遇一位名叫郭淮的青年才俊,交談之下發現此人精通天文地理且胸懷遠大志向,遂將其招攬至自己麾下。

回到洛陽,司馬昭的威望更上一層高樓,但他依舊保持低調作風,不事張揚。

不久,宮中傳出皇帝身體每況愈下的驚人訊息。

司馬昭敏銳地察覺到局勢即將發生重大變化,一方面安排人手密切關注皇宮內的一舉一動,另一方面加緊鞏固自身的勢力範圍。

一日,皇帝召司馬昭進宮議事。

司馬昭心中忐忑不安,但仍神色如常地入宮。

皇帝躺在榻上,氣息微弱如絲,周圍站著數位重臣和皇室宗親。

皇帝提及身後之事,有意試探司馬昭的忠心程度。

司馬昭伏地叩首,言辭懇切真誠,眼中滿是忠誠與堅定,表示願盡心竭力輔佐幼主,力保江山社稷安穩平和。

眾人雖聽他如此言說,但不少人眼中仍透著懷疑之色。

離開皇宮後,司馬昭加快腳步回府。

他深知各方勢力都會在這段時間蠢蠢欲動,一場無形的激烈爭鬥即將拉開帷幕。

他召集郭淮等心腹,精心制定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的巧妙策略。

此時的司馬昭猶如置身於風暴中心,稍有不慎便會功虧一簣。

但他憑藉多年積累的智慧和謀略,冷靜應對即將到來的風雲變幻。

司馬昭剛部署完應對策略,皇宮便傳來皇帝駕崩的驚天噩耗。

幼帝登基,朝堂上下暗潮洶湧,波動不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