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集眾將道:
“如今我軍士氣正盛,當乘勝追擊。郭淮、孫禮二將乃魏軍之中堅,若破此二人,則魏軍必亂。”
於是命王平、姜維、關興、張苞四將各領一軍,分前後方向攻向郭淮與孫禮所在之處。
郭淮、孫禮聽聞蜀軍來攻,急忙列陣以待。
關興、張苞率先衝入敵陣,兩員小將如同猛虎下山,魏軍一時難以抵擋。
但郭淮、孫禮也是久經沙場之人,很快穩住陣腳,指揮魏軍反擊。
此時,王平、姜維從後包抄而至。
姜維擺開八卦陣,困住部分魏軍。
王平則率軍直取郭淮、孫禮主營。
郭淮、孫禮腹背受敵,漸漸不敵。
激戰之中,關興瞅準時機,一槍刺向郭淮,郭淮躲避不及,被挑落馬下。
孫禮見狀大驚失色,稍一分神,被張苞一矛擊中肩部,跌落馬下,被蜀軍擒獲。
蜀軍大獲全勝,繳獲無數軍械糧草。
諸葛亮得到捷報,大笑道:“此乃天助漢室復興。”
隨後整軍向著曹魏腹地繼續進發。
魏軍得知郭、孫二人兵敗被擒,軍中大亂。
魏帝曹睿聞聽此訊,龍顏大怒,急召司馬懿進宮商議對策。
司馬懿進殿,面沉如水,奏道:“陛下莫急,臣願親率大軍前去迎敵。”
曹睿應允。
司馬懿率領十萬大軍星夜兼程。
而諸葛亮這邊,大軍一路勢如破竹。
行至一處山谷,魏延進言道:
“丞相,此處地勢險要,恐有伏兵,需小心謹慎。”
諸葛亮卻笑道:“吾觀天象,並無兇險,只管前行便是。”
豈料這一切皆在司馬懿算計之中,他已在此處設下重重機關陷阱。
當蜀軍進入山谷深處,忽然四周喊殺聲起。
箭雨如注,滾木礌石紛紛落下。
蜀軍頓時陣腳大亂。
諸葛亮大呼中計,忙令諸將鎮定,組織抵抗。
然而司馬懿的大軍不斷湧進谷內,蜀軍逐漸處於下風。
就在這危急時刻,天空突然烏雲密佈,一道驚雷劈下,正好擊中谷口一側山體,引發山崩。
巨石滾落堵住谷口,司馬懿的大軍被困在谷外,只能眼睜睜看著谷內的蜀軍。
諸葛亮趁機重新整頓軍隊,準備尋找突圍之法。
眾將士望著堵住的谷口,心中稍定。
但危機仍未解除,谷內糧草有限。
諸葛亮登上高處檢視地形,發現谷內竟有條暗河,順著暗河或有生機。
於是蜀軍沿著暗河前行,雖路途艱難,但也避開不少機關。
另一邊,司馬懿命士兵搬開巨石。
張苞領命先行探路,一路披荊斬棘。
正行間,忽見前方似有光亮,以為找到出口,大喜過望,催馬速行。
不想那竟是一處深澗,周圍有迷霧遮掩。
待看清時為時已晚,張苞望見,驟馬趕來,不期連人帶馬,跌入澗內。
眾人大驚,忙圍上前看視。
只見那澗深不見底,霧氣氤氳。
正在眾人絕望之時,崖壁間伸出藤蔓,似有神助。
原來這谷內別有洞天,谷底竟住著一位避世高人。
他不忍見眾人困死於此,便施展法術生出藤蔓。
眾人順著藤蔓下到谷底,得高人指點尋得真正出路,最終成功突圍,而司馬懿只得了一座空谷。
後軍急忙救起張苞,頭已跌破。
幸無性命之憂,只是昏迷不醒。
眾人謝過高人,抬著張苞依著指引之路前行。
行了半日,終於出得山谷。
此時,蜀軍上下雖疲憊不堪卻也慶幸撿回一命。
諸葛亮深知此次戰敗乃是輕敵所致,回營之後便閉門苦思破敵良策。
再說那司馬懿,得知蜀軍逃脫,惱怒不已。
他認定谷中有奇異之人相助,欲再尋機會一雪前恥。
於是派人四處探尋那谷中的高人蹤跡。
數日後,探子來報,說是在附近山中發現疑似高人行蹤。
司馬懿大喜,親率一隊精兵前往。
那高人本不欲再涉塵世紛爭,奈何司馬懿苦苦相逼。
高人無奈之下,施展出奇門遁甲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