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如此勇猛,士氣大振,紛紛奮勇攻城。
經過一番激烈廝殺,皖城終被攻破。
淩統進城之後,嚴禁士兵擾民,城內百姓對他感恩戴德。
淩統之名再次傳遍江東大地,他的英勇事蹟成為人們口中傳頌的傳奇,而他依然謙遜如初,時刻準備著為東吳的安定繁榮再立戰功。
又隨呂蒙取長沙。
淩統率軍先行,一路疾行至長沙城外。
他遙望城牆,見敵軍旗幟飄揚,戒備森嚴。
淩統此次更為沉穩,不再急於進攻。
他先派出探子細細探查周邊地形及敵軍佈防情況。
探子回報,城西有一處山谷可繞至敵後。
淩統心生一策,挑選數百精銳士卒,趁夜潛入山谷。
自己則率大軍在正面佯裝強攻。
待到深夜,潛入敵後計程車卒突然發動攻擊,一時間喊殺聲響徹夜空。
敵軍慌亂,不知背後何來奇兵。
淩統見機,立刻下令全軍衝鋒。
他一馬當先,衝入敵陣,長槍如龍,所遇者非死即傷。
長沙守將大驚失色,急忙調兵回援,然為時已晚。
淩統與繞後計程車卒前後夾擊,大破敵軍。
長沙城門洞開,淩統整軍而入。
入城後,他安撫百姓如同往昔,散發糧食救助窮苦之人。
百姓歡呼雀躍,稱淩統為再生父母。
淩統班師回朝,孫權親自迎接,對其功績讚不絕口,淩統只是謙恭行禮,心中所想唯有東吳未來之安寧。
後來,零陵、桂陽二郡局勢動盪不安,孫權決意派遣淩統前去鎮守。
淩統領命,即刻率兵前往。
到達當地後,淩統深入民間瞭解民情。
他發現此地盜賊橫行,民生凋敝。
淩統一邊派兵剿滅盜賊,一邊組織百姓開墾農田,恢復生產。
一日,探子來報,說附近有一股山賊勢力極為龐大,且裝備精良,打算進犯城鎮。
淩統沉思片刻,決定設伏迎擊。
他帶領士兵在山賊必經之路兩側的山林中埋伏起來。
山賊大搖大擺而來,進入伏擊圈後,淩統一聲令下,箭雨紛飛。
山賊頓時亂作一團。
淩統隨即率軍衝出,他單槍匹馬衝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
山賊首領見狀,妄圖反抗,卻被淩統幾招制伏。
剩餘山賊紛紛投降。
經此一戰,零陵、桂陽二郡逐漸安穩。
淩統威望更高,百姓安居樂業。
他依舊每日練兵,以防再有戰亂髮生,守護這片土地的安寧。
不久,孫權決定攻打合肥。
淩統再次領命出征。
行軍途中,淩統不斷鼓舞士氣,士兵們個個鬥志昂揚。
抵達合肥城外,只見曹軍壁壘森嚴,顯然早有防備。
淩統仔細分析戰局,建議孫權先派人佯攻東門,吸引敵軍主力,然後他率精兵從西門突襲。
孫權採納了他的計策。
佯攻開始後,東門戰火紛飛。
淩統則帶著士兵悄悄摸到西門。
他看準時機,大喊一聲:
“衝!”
帶頭衝向城門。
曹軍沒想到此處會有奇兵,一時陣腳大亂。
淩統殺入城中,與曹軍展開巷戰。
他的長槍上下翻飛,曹軍死傷無數。
然而,曹軍很快重新集結兵力反撲。
淩統被圍在中間,但他面無懼色,背靠著一座小院頑強抵抗。
就在戰況危急之時,東吳援軍趕到。
淩統精神大振,與援軍一起將曹軍徹底擊退。
此役過後,淩統成為東吳當之無愧的戰神級人物,但他依舊低調,只願默默守護東吳疆土。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淩統身體偶感不適,但仍堅持練兵之事。
他常覺疲憊,卻以為是近日事務繁忙所致。
隨著時日推移,病情愈發嚴重,軍醫前來診治,卻是搖頭嘆息。
淩統卻不以為意,依舊心繫軍營諸事。
一日,孫權來看望,見他面容憔悴,大為痛心。
淩統強撐起身子道:“主公不必憂心,臣還可為東吳效力。”
孫權勸他安心養病,可淩統哪裡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