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大型畫舫悠悠行駛在秦淮河上,亭式的船艙內七八個半大孩子正在嬉鬧玩耍。
紫川憤然而起,怒而訓斥。
“我說你們穩重點好不,我們這是去面見天子。”
一眾孩子立馬安靜下來,整理衣襟立正而定。
紫川來回巡視好像在檢閱自己計程車兵,他走到一個容貌極為俊朗的孩子面前。
紫川比他要矮了一個頭,卻老氣橫秋地教訓起來。
“諸葛亮,到了燕京別再說自己是臥龍!”
諸葛亮昂頭挺胸更顯颯氣,立正回話。
“是,老大放心,我保證謹言慎行。”
紫川又走到一位長相老成的孩子身前。
“龐士元,以後別再說自己的鳳雛。燕京群雄薈萃,更有聖人和真龍,小心禍從口出屁股被人打爛!”
龐士元嚥了口吐沫默默地點了點頭。
很快大船就駛進了三江口,王二站在船頭遙望遠處的山海碼頭。
自從被封為太僕後一直沒有上任,直接成了一個閒置。
雖然這是一個不小的官但燕雲還是封給了王二,依然讓他照顧紫川,至於輿馬趕駕之事倒無需他親自擔持。
反正燕雲這個皇帝生活儉樸也沒有那麼大的排場。
即便偶爾出門辦事也都是騎乘天馬,倒是無需王二這個太僕操持。
可以說太僕這個官真的成了一個閒置。
王二陪伴了燕雲許多年,燕雲成年後繼而又照顧紫川,雖無大功但多有苦勞。
相國和一班內閣大臣也是有感王二的任勞任怨也就沒有太認真,好歹給他封了一個閒置。
本來這個職位是要被廢除的,新政提倡人人平等、上下一心,三教九流不分高低。
仙有仙道、神有神道、人有人道,只要各遵其道皆為高就。
如今九流只剩了儒、道、墨三流,其他各流也在逐步恢復中,首屈一指的便是法。
三大聖祖便全力負責編著法典,具時大燕盛世依法治世,有法可依有律可循。
其他諸如易、名、雜、農、兵也並非完全絕跡,各有傳承可循,逐漸恢復不成問題。
人口買賣被禁止後名門望族的家奴和僕役便紛紛恢復了自由身,造冊入檔後皆是大燕的正式子民。
但侍者和僕役也是一份工作,何況有的大家族對待僕人並不虧待,故而願意留在原處勞作者大有人在。
這一點朝廷也是十分支援。
從此侍者和僕從也有了正常的收入,人身權利獲得了極大的提高,再也不必承受無端的打罵和欺壓。
從此以後侍者和僕從都不得再稱呼為下人。
太廟。
祭天大典之前燕雲正在向三位聖祖請教一些天干地支的道理。
受益之後他突然提議道:“三位聖祖,如果在九流教化的基礎上增加一個道,會不會十全十美。”
子仲尼笑道:“九乃是極數,正所謂三千大道無窮無盡,何來的十全十美。”
燕雲恍悟,誠心拜禮。
“弟子懂了。”
李伯陽提點道:“俠者自然也是一道,若能盛行天下陛下可謂俠道之祖。”
紫金關。
嶽鵬舉帶著長子來到中軍大帳,秦謬醜見了嶽鵬舉冷然冷語。
“嶽長老好大的威風啊,幫主親自前來還要等你半個時辰。”
嶽會卿一點都不慣著他,憤而回懟。
“姓秦的你算個什麼東西,撿便宜撈了個長老你真當自己是元老啦!”
嶽會卿和秦謬醜本來都是堂主,如今這文不成武不就的秦謬醜居然成了長老.
他心裡十分不忿,自然也不會給他好臉色。
出奇的是嶽鵬舉並未訓斥他,而是對著完顏構抱拳道:“副幫主,嶽鵬舉有禮了。”
嶽會卿或許不認識完顏構,但嶽鵬舉作為長老多少了解一些漕幫的機密人事。
這位完顏構本名趙德基,乃是趙玄朗的私生子,此事甚為機密,知曉的人不多。
嶽會卿深得趙玄朗倚重才能知曉如此機密之事。
只因這位趙德基幼年便被送到林場,改名換姓安插在完顏昊的身邊。
也不曉得是不是被發現了身份一直沒有得到完顏昊的器重,打發在一個無關緊要的地方擔任文官。
這一晃就是四十五年,趙德基也從一個風華正茂的小夥熬成了古稀之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