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恆低著頭,想了半天,還是堅定的說:“對,我還是堅持我的決定!不要出兵于闐!”
包拯也為趙恆的回答感到困惑和擔憂,不由得拉了拉趙恆的衣角,低語道:“官家?你?”
聽完趙恆的話,眾帝王也是困惑,紛紛壓低聲音議論起來了。
黃帝卻氣定神閒的問:“為何?”
趙恒大聲喝道:“天下未定!”
天下未定?諸位帝王聽完趙恆的回答鬨堂大笑。
朱溫笑道:“你大宋朝已歷經三代君王,建國六十餘年,怎麼能說天下未定呢?”
李存勖不屑的說:“分明就是膽小懦弱!想躲在開封城裡,獨享榮華富貴罷了。”
聽完李存勖的話,諸位君王紛紛點頭。
劉知遠說:“難道你也想像石敬瑭一樣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麼?”
石敬瑭聽到劉知遠的這番話,羞愧的低下了頭。
柴榮說:“大宋已經佔據了南方,以及中原大部,這種情況真的可以說是天下未定麼?”
聽完朱溫、李存勖和劉知遠的否定,趙恆的眼神依然堅定。
趙恆堅定的說:“確實是天下未定!”
聽完趙恆的話,殿內又有了一陣低語之聲,他們在討論宋朝是不是真的就算得上是大一統王朝。
郭威憤怒的說:“面對中東喀喇汗王朝的擴張,難道我們就真的要坐視不理?”
趙恆思索了片刻說:“是要制止,但不是我宋朝目前能夠做到的。”
柴榮看著趙恆問道:“為何做不到?”
趙恆回答道:“此乃歷史的慣性!”
柴榮又問:“歷史的慣性?我不理解!”
“我來解釋吧!”
一個響亮的聲音從大殿上空傳來。藉著月色,大家看到在第三排的帝王中間有一個身影。
只見此人身材高大魁偉,容貌雄偉,氣度豁然。
只見他頭戴皇冕,皇冕上以美玉、珍珠、金絲等珍寶綴飾,璀璨奪目,彰顯無上尊榮。身穿龍袍,龍袍以明黃為基,繡有張牙舞爪之金龍,栩栩如生,盡顯威嚴。腰間的玉帶,鑲金嵌玉,華美非凡。腳踏龍靴,其靴以黑緞為面,靴底厚實,行走間穩如泰山。
“伯父?
趙恆率先認出了,這位和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並排而坐的帝王,竟然是自己的伯父,宋太祖趙匡胤!
“元郎?”(趙匡胤字元朗)
柴榮驚訝的叫道。既開心又感動!
沒錯此人就是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恭敬地站了起來,深深的對著柴榮施禮道:“陛下,別來無恙啊!”
“想不到,你已經有這樣高的歷史地位了。”
“我取得的功業又何嘗不是在您的積累下完成的呢?”
“元朗你太過謙虛了。”
趙匡胤上前一步,對諸位君王施禮道:“請容我解釋一下,目前大宋面對的情況。”
“請講!”
黃帝溫和的說。
“自安史之亂,大唐衰落,天下大亂。兩百多年來,各地藩鎮擁兵自重,割據一方,不聽中央號令。相互攻伐,吞併,混戰不斷!唐末的老百姓,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混亂的時代。君臣猜忌,互相攻伐,盜賊匪患不斷,叛軍兵禍不止,黎民百姓深處水深火熱之中。其根源就在於,皇權隕落,秩序的崩塌。”
趙匡胤認真的說道。
(這裡多說一句,在現代人看來,鼓吹封建王朝的皇權,加強黃帝的地位,是落後愚昧的思想!但在封建時代,工業時代還沒有到來,生產力相對落後的時候。加強皇權,在特定的歷史階段確實是具有一定先進性的,它在穩定社會秩序和發展經濟文化是有貢獻的。要知道此時,地球上大部分地區還是奴隸社會或者半奴隸制社會,從奴隸制走向封建制是文明必然要走的路,這也是五千年來我們的文明不間斷,我們能長期取得領先地位的原因,因為我們的政治制度是長期領先於世界各地的!特定的制度,需要我們放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去客觀的去看待,這裡我只是說它曾經是先進的,不要以現代人的民主思想去考慮這件事情,不然您可能會被誤導,您也無法準確的理解我這部小說想要表達的內容。)
“所以,你想要表達什麼?”
唐太宗不耐煩的問趙匡胤。
趙匡胤笑著說:“我想說,大宋接手的是一個皇權衰微兩百多年,五代十國之亂持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