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熟讀兵法,李元昊評判地形 技高一籌,石元孫設伏密林(1 / 2)

話說李元昊劫了宋朝的軍糧之後,驅趕著農夫悠哉遊哉的往夏州方向走。將要走到三川口之時,忽然見到前面的樹林裡飛鳥亂飛。

李元昊突然勒馬大笑:“哈哈哈。”

拓跋春問道:“少主為何突然發笑?”

李元昊用馬鞭子指著前面的樹林說道:“看前面的樹林。”

拓跋春道:“樹林怎麼了?”

李元昊說:“這個樹林是我們到夏州最快的路,但卻也是極為兇險的路。”

拓跋春等人馬上警覺起來:“兇險?少主何出此言呢?”

李元昊指著樹林叫到:“你們啊,只知道奮勇衝殺,卻不知道用兵之道。你們應該多像漢人學習,要博覽群書。你們看此處的地形?可有什麼想法?”

聽到李元昊的詢問,眾將士紛紛搖頭。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李元昊得意洋洋的看著大家說:“這是孫子兵法裡面寫的用兵之道。”

拓跋春疑惑的問道:“什麼用兵之道,少主您就別賣關子了,快給大傢伙講講。”

李元昊笑道:“意思就是說地形對於行軍打仗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利用天時地利,並蒐集敵軍的情報,知道他們想要做什麼,往往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

聽完李元昊的解釋,大家還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問道:“那和這下馬林有什麼關係呢?”

李元昊用馬鞭指著下馬林說道:“此處樹林密集,地形狹窄,如果宋軍有二百弓弩手藏在這林子裡,等我們穿越樹林行軍到了半途,亂箭齊發,我等必然是全軍覆沒。”

眾人聽了李元昊的話,瞬間嚇得是魂飛魄散,驚出了一身冷汗。

拓跋春擦了擦額頭上的白毛汗說:“既然這個樹林這麼兇險,那我們還是繞路走吧。”

拓跋夏看到林中時不時有飛鳥驚起,也勸道:“是啊,少主,剛才樹林中群鳥驚飛,定然是藏在林中的宋軍快速行軍所致。宋軍雖然野戰不行,但是這弓弩還真是讓人膽寒啊。”

拓跋秋拉住馬韁繩也勸道:“宋朝有百萬禁軍,又有楊延昭,曹瑋,呼延灼等悍將,我等還是小心為妙啊。”

李元昊聽到拓跋夏的話又仰天大笑道:“哈哈哈哈,你們太看得起宋兵了,如果說守城的話,我承認宋軍很強,但是這種半路設伏的事,他們做不出來的。”

拓跋春:“此話怎講?”

李元昊道:“我承認,宋朝的武將們不乏英雄豪傑,可宋朝真正統兵,執掌宋軍實權的卻只是一群只會之乎者也的文官。他們連雞都沒有殺過,怎麼知道這帶兵打仗的玄妙?任憑楊延昭,呼延灼等人悍勇,那也是被綁住手腳的老虎,被鐵鏈套牢的蛟龍,任憑有翻江倒海的力氣,也傷不到我們分毫。”

東瀛人拓跋冬點點頭說:“是的,宋軍主力都在汴梁,守邊的軍力並不如我們党項。清邊城只有幾百個老弱病殘,守城尚且力不從心,我不相信宋軍有出城埋伏我們的勇氣。”

李元昊點點頭說:“拓跋冬,你的嘴巴可真的甜,像抹了蜜一樣。不過你的話確實說到我心坎裡了,我敢打賭,宋軍不敢在這林子裡埋伏我們,我們不要浪費時間,直接穿越這條林子,天黑之前趕到夏州和慶功酒。”

拓跋春聽完李元昊的話,算是三魂附體,七魄歸位了,連忙點頭說:“是啊,宋軍早已不是五十年前橫掃天下的不敗之師了,而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烏合之眾。”

拓跋冬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少主不僅熟讀兵書,還對宋軍這麼瞭解。在下實在是佩服啊,真的是少年出英雄,您武能騎馬射箭,文能唱歌跳舞,可謂是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我對您的佩服猶如這黃河之水,綿延不絕,並且時不時的還要波濤洶湧,決堤氾濫一次。”

拓跋春:“可是少主,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小心為好吧。萬一這林子裡有伏兵那我們不就慘了?保險起見,我們還是繞道而行,我們加快腳程,最多今晚子時趕到夏州,也只是多耽誤了半天的路程而已。”

李元昊笑道:“不行,今晚我還約了阿依土鱉公主共進晚餐呢,我一定要趕在天黑之前趕到夏州。兵者詭道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僅憑清邊城裡那幾百老弱病殘,我料想他們也不敢出城作戰。就算他們在林中設伏,我黨項的鐵騎也會將他們碾碎。你無需多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