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胤和趙光義的主子,是他們老趙家,趁著柴榮病死,發動了陳橋兵變,篡奪了柴家的天下?
“臣妾知罪!臣妾知罪!”
劉娥感覺到了趙恆的憤怒,帝王的怒火,如火山噴發,抄家滅族只在一瞬間。劉娥只能磕頭,祈求皇帝的原諒。
“這天下既不姓柴,也不姓趙,它是天下人的天下。”
趙受益緩緩的抬起頭來,眼神堅定的看著趙恆這麼說道。
“什麼?”
趙恆不可思議的看著年幼的趙受益,他不能理解,作為統治者的一員,趙受益竟然說出否定自己至高無上權力的話來。這不是在宣揚民主,要革封建王朝的命麼?
“這是誰告訴你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難道你要否定朕身為天子至高無上的權力麼?”
趙恆略帶憤怒的質問著趙受益。
“兒臣不敢否定君權神授,父皇是天選之子,當然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孟子有云: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若君主不能做到勤政愛民,上天也會透過降下災難,或者顯現異相來表達對天子的不滿。因此孩兒認為,這老天爺是聽民意的,這天下事天下人的天下。”
趙受益的這套理論,聽得趙恆是一愣一愣的。心想:我靠,自漢代起,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搞外儒內法這一套。政治上將最至高無上的權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壟斷對古籍知識的解釋權,缺立教育內容和標準,教化萬民,設立等級制度,統御萬民。這都經過一千年了,我兒子怎麼還有這麼活泛的思維呢?是我給他看的書太多,讓他有了智慧,能獨立思考了麼?
趙恆盯著趙受益看了半天,搖了搖頭說道:“讓你讀漢朝之後的經典,你非要讀什麼孟子?還說什麼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儒學經典,可不是這麼讀的。”
趙受益不理解的看著趙恆。
劉娥把頭埋的很低,害怕皇帝生氣。
“孩子還小,官家切莫和他一般見識。”
趙恆盯著趙受益看了半天,慢慢的說道:“為君者,要研習百家經典,切莫被世俗的條條框框所束縛了。孟子雖為聖賢,可若是生在當代,朕也定要讓他承認天子權力的至高無上。什麼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不過天下百姓美好的暢想而已。”
“是太傅傳道解惑偏頗了。”
劉娥連忙甩鍋給太子的老師們。可趙恆並不接話,而是繼續淡淡的說。
“若是尋常百姓,讀一讀儒家也就夠了。可你是朕的接班人,要懂治國之道,要有駕馭百官的能力。什麼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只要有強國富民的,都只是工具而已。”
趙受益連連點頭:“謹遵父皇教誨。”
“你是我唯一的兒子,我很重視你的教育,挑選全國最好的老師來教育你,就是想將你培養成一位仁德的君主。今天的談話,可以看得出你知識淵博,而且對時局洞若觀火,總體我還是很滿意的。你的老師經常誇你是宅心仁厚,有容人之量,若為君主,定是仁德之君。但為君者,只有仁德是不夠的,還要有王道,霸道,法治。”
“是是是,臣妾以後一定督促太子研習百家經典。”
趙恆點點頭,然後轉身走向自己的御案,拿起幾本書遞給了劉娥。
“這幾本書都是韓非子的著作,是法家經典,其中《五蠹》《孤憤》《說難》等需要太子重點學習。”
劉娥雙手接過書來。點點頭說:“臣妾一定會讓太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聽到沒有太子,這是你父皇讓你讀的書。你一定要認真研讀。”
趙受益連連點點頭說:“謹遵父皇母后的教誨,孩兒一定會認真研讀的。”
“好,那你說說為什麼要推薦這個姓柴的擔任支援于闐的將領呢?”
“因為此行非他不可。”
那麼為什麼此次去于闐作戰的將領為什麼非柴無畏不可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