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洪大吼一聲,手中三尺長刀寒芒四射,“我看誰敢動一下,老子必劈華山如草芥,立即宰了他。”
象杵手柱丈二鐵棍,“老子橫掃千軍如卷蓬,好久沒使出來了,還真有點手癢癢。”
袁沫一臉冷酷,手中寶劍吞吐不定,“有誰敢動一下,老子的一劍斷江,立即取了他的狗頭!”
左悠嗯嗯哈哈,雙手在八音哨上極速掠過,依然是無聲無息,卻讓人感到一陣窒息。
公孫崑崙眼見場面就要失控,立即長身而起,手中拂塵輕輕一揚,霎時,空氣一片凝滯。
“各位,休要激動,兩位小友雖然尚未進入我道門,但是,畢竟遠來是客,我道門自然要護其周全。”
許衛冕只能無奈搖頭,公孫崑崙這話,已經隱隱是要維護郭家兄妹之意了,而眾人自然也聽出了他話中的含意,果然一致安靜下來。
畢竟,他們都是為了各自的宗門利益,自然不願意與道門真正的反目成仇。
公孫崑崙又對郭明打了一個稽首,“小友儘管暢所欲言,貧道恭聽教誨。”
郭明連看也未看喧囂的眾人一眼,而是淡淡一笑,“多謝大長老理解。小女子只是姑妄言之,還請大長老姑妄聽之,勿要見怪為是。”
公孫崑崙面露微笑,郭明所說,姑妄言之,自是敬重自己,卻又不失警醒之意,僅僅是這樣的開場白,已經足夠驚豔了。
圍觀眾人的神色也變得無比的凝重。
畢竟,他們大多數是陪伴門人弟子前來,對於道門本身就相當的敬畏,如果真的能夠聽到道門經典的精妙闡述,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大機緣。
許衛冕卻是在冷眼旁觀,“小賊丫頭,本宮就不信你還真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
現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郭明身上。
郭明不卑不亢,昂然而立,她的眼中神采奕奕,如有神助。
的確,確實是有人在暗中幫助她,但,顯然不是神,而是羅明這個二貨。
這些日子,羅明與蘇梓沫,何靖,一直悄悄的尾隨在風塵四仙六人身後。
羅明也是多了一個心眼,道門底蘊深厚,如果真的能讓郭家兄妹進入道門,那麼,對他們的成長,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這樣,也算是了卻自己一個心思。
為了更好的瞭解道門,一路上,羅明竟然是不恥下問,向蘇梓沫打聽著道門的一切。
蘇梓沫這個大波女,學問竟然與大波成正比。她將所知道的道門一切,全盤托出。
羅明終於對道門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道門自從先天道祖創立至今,已有萬年之久,它也是仙江大陸上第一個宗門。
不過,先天道祖僅僅留下了一部五千多字的《德道經》便飄然離去。
道門真正建立,還是他的大弟子周莊。
傳說,周莊盡得先天道祖真傳,將《德道經》闡述的明明白白。
所以,道門一經問世,便即在大陸上大行其道。
可是,沒過多久,先天道祖的二弟子寇列卻又推出他對於《德道經》集註,這就是《後天道經》。
大陸上為了區別周莊的集註,便將他所傳授的稱為:“先天道經。”
而後不久,先天道祖的三弟子張陵也是出面發聲,推出他的專述《道蘊心經》。
就這樣,本來鐵板一塊的道門,竟然在不知不覺間出現了三個流派。
三家都自我標榜是沿承先天道祖一脈,互相攻訐,好在,他們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並沒有像其它宗門那樣,爭地盤,搶人氣,拉關係,鬥得不亦樂乎。
現在大陸上的道門同樣有三大流派,其中,以先天道門最強大。
先天道門就是位於吳洲的鳳凰山的道門總部。
羅明對於其它兩個道門興趣不大。
之所以對於先天道門情有獨鍾,主要是因為,他總覺得,他的先天圖譜,與先天道門肯定有著不一樣的淵源。
說不定,那個極不靠譜的谷老頭,與先天道門有著牽扯不清的關係,否則,他的心法為什麼不叫後天圖譜,道蘊圖譜,而要叫先天圖譜呢?
這也是羅明想要深入瞭解道門的主要原因。
一路上,羅明通讀了道門三大經典,不由汗顏,尼瑪,這什麼玩意啊。
所謂的《先天道經》就是大陸上流傳最為廣遠的《道德經》。
而《後天道經》,則是《莊子》。
至於《道蘊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