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現代化訓練和裝備(1 / 2)

真實的傷亡情況遠超八個人,據歷史學家考究,松錦大戰清軍死傷也在七八千人左右,當然相對於最終明軍死傷五萬四千人的數字是相當的低,但皇太極為了炫耀自己的赫赫武功,誇張的把傷亡數字改寫成八個人,當然他不在乎蒙古和朝鮮會不會信這個數字,他信就可以了。

既然大部分明軍已經被消滅,皇太極就命令多爾袞和豪格帶領部分滿洲士兵返回盛京修整,他們已經出戰一年多的時間,已經建立了功勳,讓他們回去合情合理,雖然多爾袞還不甘心,但此時的他羽翼未豐,不敢違抗皇太極的命令,只能帶著豪格和兩萬清軍離開了錦州。

雖然少了兩萬人,但洪承疇的明軍也只剩下一萬多人,皇太極的部隊還有五萬人左右,依然是以多打少,緊密的包圍著錦州和松山兩個城池,現在無論是錦州還是松山都失去了補充糧食的道路,失守只是時間問題了。

松錦之戰還需要持續一段時間,而我在開封這邊的軍事化改革已經進行的如火如荼,燧發槍是下一步發展目標,雖然這種步槍裝填麻煩,命中率喜人,但對於明軍普遍裝備的火繩槍還是先進了200多年。

當然我選擇的是1820年前後裝備英國軍隊的褐貝絲燧發槍,兌換出來圖紙之後交給諸葛雲觀進行改進,改進到可以讓開封的工匠看懂,會製造為止,褐貝絲步槍的大部分部件,例如發條帶、槍機和彈簧片,通常由精鐵製成,而其他部件,如尾部底板、扳機護套和推杆,則用普通的鐵和黃銅製成。整槍重約10磅(45千克),可以安裝17英寸(432毫米)長的三角形截面刺刀。該步槍沒有瞄準具,通常士兵把刺刀突耳作為粗略的瞄準具。

練習的結果如下(無風條件下):距離100碼(9144 )時上靶率為53%,距離200碼(18288 )時上靶率為30%,到距離300碼(27432 )時上靶率則只有23%。可以說,褐貝絲步槍的準確性與18至19世紀其他大多數滑膛步槍相差無幾。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訓練程度很低的普通士兵射擊的成績。

打造燧發槍的鋼鐵佔用了製造其他武器的用量,各部軍官紛紛前來抱怨,我乾綱獨斷,雖然燧發槍的命中率太低,甚至還不如弓弩,但在遠距離,甚至說在未來的戰場上,燧發槍是戰爭之王,大炮是戰爭之神,合適的武器和合適的戰法才能橫掃一切牛鬼蛇神。

燧發槍不是什麼新玩意,明軍和內閣等大臣接觸過初級燧發槍,我選擇仿製的是後期效能穩定的燧發槍,看上去都差不多,但勝在一個效能穩定,均衡,要知道,英國人拿著這款武器打敗了大部分敵人,肯定有他的過人之處,線列步兵也是配合這把槍的最佳選擇,三段式射擊明軍大部分士兵一點就會。

部隊改編的十分順利,有錢就是好使,士兵們有錢不抱怨,軍官有錢很效忠,就連曹知府好像都改了性了,自從世子上位,曹知府一改往日欺男霸女的作風,廉政親民,我派出多名暗探調查他居然毫無收穫,就連他的兩個兒子也都老實待在學府學習,我總感覺有些不對,但如此官員我要是處置了似有不妥。

開封衛上上下下打造的如鐵桶一般牢固,我直屬的三千騎兵改編為開封軍團騎兵第一師,全部裝備三米長槍及龍吟燧發槍(就是仿製的褐貝絲燧發槍),遠距離使用燧發槍射擊,近距離使用長槍突刺,給馬匹披上重甲,突擊能力極強。

城防軍改編為開封軍團第二步兵師,編制五千人,師長張子強,這小夥子也成長起來了,屬於第一批跟著我的元老,雖然年紀不大,武功好,忠厚,對待士兵公平,公道,大家都服他,不服他的軍官全都神秘消失了,我不說誰也不敢提。

學員兵改編為開封軍團特設近衛團,團長由我自己兼任,日常訓練和作戰指揮由副團長葉川負責,對於這些跟隨我的老人,我還是十分信任的,當然也提拔了一些新人,日後戰鬥中打得好,立了大功,我什麼都可以給,張作霖說得好,除了老婆,什麼都可以給,哈哈!

行軍炮需要集中使用威力更大,不過步兵火力也必須加強,只能每個營分配十門行軍炮,另外,迫擊炮也必須儘快仿製出來,這玩意,步兵打仗利器,有了迫擊炮,無往而不利呀!

以後,重炮也必須儘快裝備,攻城破陣全靠這大殺器了。

坦克,飛機,驅逐艦,我的乖乖呀!這都是我的心頭肉呀!哈哈哈哈哈!

朱彩清看著陷入瘋狂的我瞠目結舌,他的思維趕不上我的頭腦風暴,畢竟不是現代人,不理解四個現代化的重要性,軍事現代化是一切根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