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參合塢(1 / 1)

小說:暮漢昭唐 作者:周府

多說了幾下。阿孃氣惱大罵,言我為不孝子孫,她讓日後無臉去九幽之下見酈家先祖。”

“看來兄長是瞧不上那宋家女郎!”張虞明白酈嵩之意,笑道。

“宋家女郎實在不好看,這讓我怎麼同意!”酈嵩說道:“若娶了回來,我怕睡不著。”

張虞拉著酈嵩的手,笑道:“你下次便說宋家人似乎不喜匈奴人,妗母自當否決宋家女郎。”

“這倒是個方法!”酈嵩說道:“怕是又讓阿孃憑生悶氣。”

說著,見屋內有動靜傳出,酈嵩鬆開張虞的手,說道:“我先避避風頭,明日找你論學。”

酈母雖為南匈奴貴女,但因父祖早已漢化,故酈母與漢家女子別無區別,僅是常年生長於邊塞,性情潑辣些。

在舅父酈瑛去世之後,酈母獨自拉扯大酈嵩、張虞、酈素衣三人,且為了培養三人,經常請人教授漢學與三人。

故表兄酈嵩雖生長於邊塞,但卻能熟讀漢學,早年更是有幸跟隨蔡邕進學半年多,算是邊塞上少有深諳經學的青年才俊。

在表兄酈嵩腳步匆匆離開後,酈母面露怒色而出,剛想開口罵幾句,卻見張虞、張遼三人,怒色頓時回收。

張虞拱手而拜,提前說道:“妗母,此乃張君文遠,雁門郡吏,今有恩於我!”

或受張虞一行人言語的影響,張遼有些拘謹,拱手道:“遼見過大家,今未攜禮多有過失,還望見諒。”

漢之大家(u),非後世眾人之意,而是對女子、婦人的尊稱,代表其學問高、品德好。

聞言,酈母神情頓時一變,儘量露出柔和的笑容,說道:“禮為小道,情義是為大道,文遠何須這般言語。”

頓了頓,酈母領著三人入堂,說道:“今且稍坐,我讓廚娘多備弄些菜。”

“打擾大家了!”

見酈母如此和煦,張遼的心頓時放了下來。

入了小堂,張虞請張遼坐於席位上,而酈素衣則是離開歸屋。

張遼跪坐於榻,觀望左右陳設,問道:“不知張公何在?”

張虞為張遼倒了盞酒,說道:“前些日,五原郡內大河氾濫,山岸崩塌,外加胡人趁亂劫掠,故多有流民東逃。我父奉太守之命,帶口糧至沙陵,賑濟流民,故暫時不在塢中。”

“如此倒是可惜!”

張遼面露惋惜之色,說道:“張公立威於邊,遼多有耳聞。”

說著,張遼遲疑少許,說道:“往昔五原郡受襲,郡民多有逃入雁門,故縣鄉多有廢棄。此番受此大災,不知能否存續!”

張虞喝了口酒,蹙眉說道:“前漢之時,朔方諸郡人口殷實,可獨設朔方州。自王莽亂政以來,人口減少,季漢中興以來,朔方諸郡往復遷徙,人口不復前漢之盛,遂併入幷州。”

“自永和以來,北有鮮卑入寇,西有西羌之叛,內有匈奴之亂,朔方諸郡歲歲不得安,故有棄朔方郡之事。如以此觀之,五原或能暫存,但若長遭鮮卑入寇,必難久存矣!……”

《唐書·列傳四》:“酈嵩,字伯松,姑為與太祖母酈氏。皇妣酈氏殂,嵩母養於己家,太祖與嵩親如手足,俱學書,皆習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