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籠絡人心(1 / 3)

小說:暮漢昭唐 作者:周府

孫資其人,張虞隱約記得,他在曹叡託孤時,透過其個人的手段,改變了曹叡的臨終決定,最終讓司馬懿與曹爽成為託孤大臣,間接幫助司馬懿篡奪了魏室江山。

從事後結果來說,孫資算是曹魏亡國的罪人。但若從曹魏當時的政治格局來說,選司馬懿出任託孤大臣,沒有什麼大問題。畢竟司馬懿在侍奉曹家三代的經歷,足以讓人信服其才能與忠心。

另一方面,從張虞出身微弱的情況來看,張虞沒有過多可供選擇的餘地,凡是俊傑都值得交好。

在張虞、酈嵩二人提前的告知拜會的情況下,孫資在家茅屋前等候。

少頃,張虞三人的身影便出現在孫資眼前,孫資出院幾步以迎。

“今日前來拜會,倒是打擾彥龍讀經了!”張虞拱手道。

“無事!”

“濟安、伯嵩三位請!”

孫資伸手為三人領路,說道:“家中寒酸,如招待不周,還望三位見諒!”

張虞則是玩笑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如子云公(揚雄)雖居陋室,但其德馨然,試問其室陋乎!”

“哈哈!”

孫資點頭而笑,謂酈嵩道:“濟安不僅武力出眾,文采亦是不俗。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此二句簡潔大義,非常人所能得!”

酈嵩挽著孫資的手臂,笑道:“濟安善言辭,能令人如沐春風,你我皆不能及也!”

“然也!”

趁著酈、孫二人玩笑談話間,張虞打量室中陳設。

卻見屋內格外簡陋,屋頂由茅草所蓋,頂上茅草稀少,一看便是少經打理。屋門則是半斜,因常年太陽照曬,門板顏色已是發白。

帶泥的鋤頭正依靠在土牆上,還有一雙沾滿泥土的草鞋整齊擺放在鋤頭旁邊。顯然孫資在跟隨王宏進學的同時,為了生計還下地耕作。

屋內,案几、坐席雖說陳舊,但因經常打理,顯得頗是乾淨。

張虞坐在竹蓆上,問道:“彥龍平日可有耕作?”

孫資舉甕為三人倒水,笑道:“資家境不豐,故隨先生治經時,為得口糧,常于田間勞作。”

“某在邊塞時,少有耕作,倒是經常牧牛放馬!”張虞說道。

“牧牛放馬何如?”孫資好奇問道。

“初時放牧,為不讓牛馬亂走,多策馬吆喝奔走。後來養了大黃狗,教狗驅羊,倒是便利不少!”張虞說道。

“為看家護院,我兄亦養了條狗。僅可惜亂吠鄉人,被我兄宰殺食之。”孫資幽默說道:“自此之後,我喜食狗肉!”

“今後彥龍登門,我與濟安必用狗肉成宴!”酈嵩笑道。

一番閒談下來,氣氛算是起來。

張虞沉吟少許,問道:“君自中都而來,中都毗鄰司隸河東郡。而我常溫聞河東自古多俊傑,不知彥龍可識河東俊傑?”

孫資沉吟而搖頭,說道:“中都雖近河東,但資因家境貧寒,難識河東俊傑。”

“嗯~”

沉吟片刻,孫資念及少小同學,笑道:“不過有一人,濟安當感興趣!”

“何人?”

孫資喝了口水,說道:“其人姓徐,名晃,字公明,河東楊人。年少失親,被長姐所養。為人頗有武力,因家境貧寒,故立志從軍。”

“我至河東遊學時,曾與公明同學,其朝習騎射,暮讀兵書,為鄉人所敬服。”

“哦?”

聞言,張虞頓時被勾起興趣。徐晃乃是魏國五子良將,不談武力水平,憑其軍事水平就能在漢末三國中留有一席之地。

“今不知徐公明何在?”

孫資思考良久,說道:“我自界休至祁縣遊學時,便不知公明去向,聽河東人曰,徐公明或任河東郡吏。”

張虞心中記下,謂酈嵩說道:“今後有幸至河東,或能拜會徐公明,看能否與之結交!”

“除徐公明外,河東衛氏有二賢才,我雖未曾見過,卻有聽其美名。兄衛覬,字伯覦,熟識典故,多智有謀;弟衛蓋,字仲道,年少成名,才學超群。”孫資說道。

張虞頷首不語,相較兄長衛覬,或許衛仲道在後世人中名聲更響亮些。畢竟蔡琰在後世頗是有名,連同帶火了前夫衛仲道。

“除衛士外,河東還有衡、尹、範、裴、毌丘等大氏,其中各有俊傑,常至雒陽遊學,與關中、關東大族為伍。”

頓了頓,孫資忽然問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