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辭被梅山義士打敗,雲州四郡落入張陽之手,梁國一片譁然,大家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畢竟李辭經營雲州這麼久,根基穩固,怎麼能被一群不知從哪冒出來的賊寇滅掉呢?
這些人忽略了一件事情,李辭的根基是各州郡的名門貴族,世家門閥,而不是廣大底層老百姓。
這些名門貴族、世家門閥都是利益為先,也許有真心效忠李辭的存在,但大多數都很現實,面臨可能導致家族覆滅的選擇時,肯定會變成牆頭草,尤其雲州多數人跟界山做生意後,都開始信奉寧神仙,加入九龍教,信仰的力量再加利益抉擇,自然放棄李辭。
其次,這些年梁國買官賣官嚴重,貪官橫行導致各種苛捐雜稅出現,百姓苦不堪言。加上各地諸侯為了鞏固實力不斷招兵買馬,將青壯徵召入伍,完全不顧底層百姓怨聲載道,這才是真正的根基崩潰。
倒不是說所有人都這樣,雲州各地還是有人不想被梅山義士控制,有為了梁國朝廷努力反抗,也有試圖擁護李辭繼承人奪回雲州的,這些就是張陽、顧雲需要頭痛的問題。
訊息傳到青龍城,國舅趙晗大驚失色,趕緊召集文武百官詢問對策。
各地諸侯跳出來反抗在他看來不算什麼,只要打掉這些諸侯,就能確保國內穩定。可是雲州淪陷,被一夥賊寇佔領,這對朝廷來說是無法容忍,相當丟臉的事情。
那是賊寇,不是正規軍,之前龍尾郡城和多女郡城被佔也就算了,整個雲州都被拿下,這就過於離譜!
朝中文武官員也是同樣想法,如果不能及時處理梅山賊的問題,天下賊寇都會效仿,給他們一個壞榜樣,到時候就麻煩了!
面對國舅趙晗的詢問,司空曹準站出來:“梅山賊佔領雲州,茲事體大,不可輕視!下官以為,各州刺史以界山寧澤之事向朝廷發難,卻不能縱容梅山賊奪取雲州。不如傳下聖旨,雙方暫且休戰,命諸侯剿滅賊寇。”
“各州諸侯以界山寧澤為藉口向朝廷發難,本就是針對於我,豈會罷兵討賊?”趙晗皺眉,覺得可能性不大。
司空曹準回答:“他們以大義為藉口,若遵從聖旨則與賊寇互相損耗,朝廷能坐收漁翁之利。若不遵從,此前高舉大義之旗便為虛假,百姓自能看清。不管怎樣,都對朝廷有利!”
“程司徒,你怎麼看?”趙晗轉向另外一邊。
司徒程立恭敬回答:“國舅爺,李辭覆滅,各州諸侯豈會坐視他人搶佔雲州四郡?聖旨一下,必定出兵!名為討賊,實為擴地。司空之計可行!”
聽他這麼說,趙晗點點頭:“既如此,便依曹司空之計!”
他以小皇帝的名義頒佈聖旨,要求各州諸侯暫且擱置於朝廷的爭議,儘快出兵收復雲州,剿滅梅山賊。
最先接到聖旨的是與大將軍穆悅交戰的周踏和左俊,雙方暫且休戰,兩隻軍隊匯合,周踏對左俊說道:“誰能想到李辭竟然被一個不知從哪冒出來的梅山賊打敗,導致雲州四郡陷於賊手,如今朝廷下旨,你怎麼看?”
左俊說道:“雲州失陷,對朝廷來說臉面不好看,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樣!我狄州與雲州並不接壤,倒還算好,黃州與雲州就在隔壁,賊勢濤濤,若在背後突襲,會讓我們陷入危險境地!而且朝廷下旨討賊,沒有賜封新的雲州刺史和四郡郡守,這是一個陽謀,雲州四郡如今是無主之地,誰能剿滅賊寇,就能奪得此地,其他諸侯不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
“有道理!”周踏說道,“不如你我一共攻打雲州,滅掉梅山賊,到時平分雲州之地?”
“正有此意!”
兩人一拍即合,沒把金州算在裡面,於是派遣使者向穆悅那邊傳話,表示雙方休戰,黃州、狄州兵馬願意征討梅山賊,為朝廷解憂!至於其他事情,之後再跟朝廷慢慢解決。
穆悅這邊鬆一口氣,之前因為衛將軍孫驁不聽他的,導致己方兵馬陷入被動,加上金州援兵抵達,以一敵三苦苦僵持,再打下去肯定吃虧,有機會整頓兵馬,當然不會拒絕。
他還要儘快回去解決衛將軍孫驁的問題,有這個累贅在,下次打仗還要吃虧,這可不是好事!
雙方各自退兵,周踏、左俊直接往東,向雲州快速進發。
既然雙方停戰,金州援兵也沒繼續留下的必要,趕緊帶著聖旨回去稟告金州刺史。
錢孫得知周踏、左俊想要平分雲州,卻沒有跟自己商量,也沒有分自己一份的想法,頓時怒道:“我好心出兵相助,卻遭這般對待,真真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