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山這邊歡度春節的時候,雖然天氣寒冷經常下雪,不方便打仗,梁國境內各大諸侯透過其他手段繼續交戰。
自從上次攻打青龍城失利,周踏深知大將軍穆悅才是自己稱霸路上最大障礙。
想要打敗趙晗掌控小皇帝,首先要把穆悅搞下去。
問題是,他和左軍以兩州兵力都打不過穆悅,其他諸侯因為內部尚未平定,沒辦法出兵支援,只能透過計策對付他。
可國舅趙晗不是傻子,他也知道穆悅是自己掌控朝廷最強底牌,離間計很難奏效。
穆悅也是愚忠的性格,只要國舅趙晗掌握小皇帝,沒有做出任何謀朝篡位的舉動,他就不會拒絕趙晗用小皇帝名義頒佈的聖旨。
周踏的謀士苦思冥想,只能提出一些毫無意義的粗略計策。
沒辦法,周踏只能向自己管轄的黃州四郡發出密令,讓黃龍城、九山郡、涼水郡、雲浮城郡守集思廣益,想出對付大將軍穆悅的妙計。
新任九山郡郡守於輝得到命令,立刻透過九龍教送到自己手上的通訊法寶手機向界山諮詢。
原來不久前,周踏得知九山郡的事情,為了穩定局勢避免黃州內部混亂,出現方便梁國朝廷對付自己的缺口,於是任命於輝為新郡守,收下他的買官資金,現在於輝是正兒八經的九山郡掌控者,也提拔了一大堆名流豪紳作為自己的班底幫忙管理城市。
只是周踏沒有料到,於輝和他的班底已經加入九龍教,名義上還是他的部下,其實屬於界山勢力。
於輝聯絡界山之後,將這個情況上報。
九龍教教主洛銘很快回復,雖然很難離間趙晗和穆悅,但是有辦法讓趙晗稍微忌憚對方,沒辦法完全信任穆悅。
聽完洛銘的計策,於輝格外佩服,心說不愧是教主,能被仙主重用,確實不簡單吶!
當即寫下書信一封,命人快馬加鞭送給周踏。
其他三位郡守也都召集部下討論策略,紛紛寫信。
周踏仔細看完,略感失望。
於輝的書信送達,本來不抱希望,大概看了一遍,立刻露出欣喜表情。
信中寫道,想要離間趙晗,使其棄用穆悅絕不可能,不如派遣細作,暗中引導青龍城百姓稱頌大將軍穆悅。一旦出現百姓只知大將軍,不知國舅的局面,即便趙晗知道必須倚靠穆悅穩固朝廷,也沒辦法容忍對方聲量高於自己,必定設法壓制,兩人之間有可能出現縫隙,使彼此關係不像之前那般緊密。
周踏覺得很有道理,既然沒辦法直接離間雙方,用這個方式製造一些小裂痕也是可以的,至少趙晗和穆悅出現裂痕,合作起來就會出現各種小問題,有時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能左右戰局。
於是派遣細作前往青龍城,不久之後,青龍城內到處都是稱讚大將軍穆悅的聲音,百姓提起穆悅就豎大拇指,稱其為梁國擎天之柱,定海神針,只要有大將軍在,就能天下安定。
起初只是老百姓這麼說,沒人在意,後來青龍城大小官員也都覺得這話很對,跟著稱讚。
這些話傳到趙晗耳中,果然令他心中不悅,尤其朝中大小官員將領迎合這樣的說法,感覺大將軍穆悅成了最有聲望的人,隱約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雖然臉上沒有表現出來,對穆悅的看法確實與之前不同。
有一天,趙晗召集心腹,說出自己心中擔憂的事情。
手下有個謀士名叫閆達,他對趙晗說道:“大將軍穆悅文韜武略,的確是國之柱石!百姓爭相稱讚,朝中官員將領盡皆認可,此乃朝廷之福!穆大將軍忠於朝廷,人盡皆知,主公無須忌憚,應該加倍倚重才是!”
其實閆達說得沒錯,他是個相當聰明的人,知道趙晗只要完全信任穆悅,就能穩穩把持朝政,誰也無法動搖。
可是趙晗沒他這麼聰明,完全從自己的利益思考,想的是自己身邊謀士都替穆悅說話,他的聲望真的遠超自己,會不會有一天反過來對付自己的時候,連自己身邊的人都支援他呢?
非但沒有因為閆達的勸說釋懷,反而更加忌憚穆悅,開始物色能夠制衡對方的新武將。
皇宮裡面有個太監名叫錢平,善於察言觀色。
知道這件事後,找機會私下進言,對趙晗說道:“奴婢知道有一個人文韜武略不在大將軍穆悅之下,只是沒有門路,鬱郁不得志,國舅若能重用,必定感恩戴德,以性命託付!用他制衡穆悅,即可無憂!”
聽到這話,趙晗急忙問道:“那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