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並沒有窮追不捨,只是將賊人趕跑便罷了。
高將軍也長舒一口氣,“幸虧趕上了。”
沈羨之趕緊上前行禮致謝:“多謝將軍,否則方才只怕是難。”
此地畢竟是在寧台州內,大家也不敢耽擱,上馬迅速離開。徹底到了青州地界之後才稍稍放下心來。
方才一戰本來就已經有些累了,有些人還受了傷,便先在昌源縣稍作休整。
“一會兒,我再派些人隨行,將你們安全護送至青州府。”
沈羨之想到剛才在青梗地界遇到的事情,便知寧臺的情況有變,“寧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高將軍說道:“自從史大人死了沒多久,青梗就成了沒人管的地界,在寧臺各級官員的縱容之下,竟然來了一夥訓練有素之人糾集在那裡,為防衛青州安穩,如今我就駐紮在此處。”
沈羨之道:“史大人死了,可是在縣令未就任之前,還有縣尉代行縣令之職。”
高將軍嘆氣道:“縣尉一家滿門被屠,根本無人管!”
沈羨之表情凝重,這次也沒算白出來,不到兩年時間,外面的變化竟然這麼大,“此次回來,蒼圩生了民變,我們騎馬行的快,估計過一半天的時間,訊息就會傳開!”
“什麼?蒼圩距離青州並不是很遠啊!”高將軍聽到這訊息,頓時覺得壓力更沉重了。方才那夥人明顯不是山賊,而是一夥訓練有素之人,肯定是覬覦青州才會盤桓與青梗縣。
他更是擔心蒼圩會更快的攻下寧臺,和那夥人聯合起來進攻青州。此時他已經沒有了談話的興致,去了桌案前寫了一封手書拿給沈羨之。
鄭重道:“還請回去之後,將這封手書交給王刺史。”
沈羨之接過手書,小心收好。
受傷計程車兵,留下來養傷。剩餘的人休整結束後,將快馬加鞭趕去青州府。
一路疾馳,終於趕到青州府。
沈羨之看到城門的那一刻竟有些想念,他在青州府滿打滿算待了還不到兩年。
打眼一瞧,守在城門口計程車兵,每人都在口鼻之處圍著一塊布,城門口顯得更加蕭條。(因為古代時有疫病發生,所以人們已經懂得一些基本的防護)
這些人不認識沈羨之,但卻認識副將。剛到跟前,有兩個人趕緊跑過來行禮,然後說道:“現在城中疫病已經很嚴重,凡進城的人都要戴上布條護住口鼻。”說罷拿出一些布條遞了上來。
其他人倒是沒嫌棄,但沈羨之看到那有些髒兮兮的布條,明顯有人用過,心裡很嫌棄。
吉慶自然懂得自家少爺,在那兩人說話期間,就從包裹裡找出乾淨的帕子遞上。
進城後,沈羨之帶著李神醫直奔刺史府,並呈上高將軍的手書。
王刺史先是說道:“平安回來幾天!想必這一路上很艱難。”
“所幸李神醫安全到了,青州的疫病也有了希望。”沈羨之介紹道:“大人,這位是李神醫,這位是李神醫的高徒李源,想必對疫病有所助益。”
李神醫和李源兩人趕緊見了禮。
王刺史趕忙起身相迎,“二位若能解此疫病之危,本官定當重謝。”
“醫者仁心,這是醫者應盡之責,老夫自當盡力。”李神醫說道。
王刺史知道在回來的路上不太平,擔心有人在青州府之內對李神醫行刺,於是不僅派了衙役,還讓兩個護衛跟隨保護。
李神醫也沒耽擱,直接跟著去了城南檢視疫病。
等到人走了之後,王刺史才開啟手書,隨後臉色越發凝重。他看向沈羨之,沉聲道:“高將軍所慮極是,青州如今面臨內外交困之局。”
但是事情得一樣一樣的解決,眼下更重要的是解決城中疫病,並且抓捕罪魁禍首。
這些日以來都是壞訊息,唯一的好訊息就是鐵礦通道已經順利打通了,接下來就是給士兵更換兵器。
看王刺史若有所思得罪,沈羨之也有眼色的告辭回了沈家。
回到家中之後,所有人都在老太太那裡等著。
老太太看到沈羨之平安回來後,這才鬆了一口氣,然後對著沈北淵就是一通責怪。
“哼,幸好羨之平安回來了,否則你就後悔去吧!我就不相信整個青州還找不出一個武功好的人,非要羨之去!”然後對著徐氏說道:“你也是,怎麼能同意呢!”
沈羨之看老太太大有繼續說下去的意思,趕緊打圓場道:“祖母,有道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