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語氣甚至還有點驕傲,似乎覺得自己做了什麼很了不得的好事。
被他扯到身前的李孝君和鄭瑾打了個照面,看清她的怒火,他尷尬地笑了笑:“公主好,公主好……”
鄭瑾耐著性子道:“你讓開。”
她難道還不知道罪魁禍首是誰?
除了她那個腦子有坑的爹,誰還能有這本事?
皇帝肯定想不到,自己經營多年的形象就因為這一舉徹底崩塌,現在的兒女心裡,他是個瘋的。
皇帝把李孝君鬆開,坐回椅子上,雙手交叉,神色嚴肅了些:“不就是一個面首?有什麼問題?”
太子無奈道:“父皇,她一個女子,當自愛自重……”
他的話說到一半,就迎來了三雙冷眼。
他被嚇得把後半句話吞了回去。
鄭瑾沒理他,只是繼續看向皇帝:“沒什麼問題,問題是我年紀還小。”
“又不是非要做什麼,讓他哄哄你就行了,多的他也不敢做。”
鄭瑾:……
“您不怕我被騙?”
“放心,朕時刻都關注著,不可能讓你受到實質性的傷害,現在被騙騙也無所謂,有朕在,總之出不了大亂子,但是以後毫無準備地被騙,那有可能是丟心丟命。”
他養出來的公主,是文能定國,武能安邦的大才,再退一萬步,哪怕她們只是會吃喝玩樂的廢物,那也是他的明珠。
他決不允許她們被小情小愛控制,被一個男子牽著鼻子走。
女子又如何?她們有權力有地位,既然沒有傷天害理,什麼事情做不得?
太子震驚,原來是這樣嗎?
剛剛一直盯著他的鄭珣不由得眯了眯眼。
【我說大哥怎麼那麼激動,原來如此】
【這一招父皇不只在鄭瑾身上用過嗎,也在太子身上用過】
當事人太子和始作俑者皇帝已經知道她要說什麼了。
太子簡直恨不得立馬撲上去捂他的嘴。
但是皇帝可不會允許他打擾鄭珣,這個時候將鄭瑾的注意力轉開,她的怒火自然就消散了。
嗯,死道友不死貧道,他懂得很。
【想當年,太子還是棵青蔥,年紀輕輕,滿身光環】
【但是哪怕是太子也免不了年少慕艾】
【於是,他對自己的大丫鬟心動了】
【大丫鬟大他五歲,但是她容貌清秀,性子溫柔,對太子不會百依百順,而是會適當勸誡】
【總之,沒什麼見識的太子就這麼被迷得五迷三道】
【那時候的他雖然性子依舊不算強勢,但是他是誰啊?他是大雍太子,什麼人能拒絕大雍太子呢?】
【抱著這樣的想法,他直白地跟大宮女說了自己的心思】
【太子身邊的宮女都是皇后精挑細選的,大宮女可沒有什麼攀龍附鳳的心思】
【被太子這麼一嚇,她當即求到了皇后那裡去】
【皇后知道她是個好的,所以給了她兩個選擇,一是教導太子人事,作為太子第一個女人,以後自然會在他心中佔據一席之地,二是提前讓她歸家榮養】
【宮女心志堅定,毫不猶豫地選了第二條路,趁著太子沒有反應過來,她收拾好包袱,飛快地逃之夭夭】
【太子知道了這一切,還怨怪了皇后一頓】
鄭瑾眯了眯眼,好好好,他出息了,自己犯蠢還怨怪母后。
她覺得自己有些手癢。
雖然大哥是太子,但是她教訓一頓也不算什麼吧?
然而,鄭珣會告訴她,壓根用不著她費力,皇帝在,他會出手。
【因為心上人的離去,太子滿心幽怨,酸詩寫了十幾首,如今還收在皇后那裡,以後他但凡有忤逆,皇后陰陽怪氣地念幾句他寫過的詩,他瞬間就偃旗息鼓】
【到這裡都還好,但是有一天,他忽然告訴皇帝,他要去追求自己的心上人,這個太子,他不當了!】
鄭珣說到這裡頓了頓。
以前的太子怎麼這麼懂事?要是現在還這麼懂事就好了。
她遺憾地嘆了口氣,心聲才繼續。
【父皇被他這一舉氣得不輕,他對他寄予厚望,當然不會允許他栽在女色上】
【於是,父皇決定好好治治他的戀愛腦】
【而後,太子身邊就多了幾個環肥燕瘦姿態各異的女子】
【太子初初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