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是不是瘋話?】
【根據他念出的幾句試卷的內容,他尋找到乞丐所說的試卷和當初那個案子的卷宗,乞丐和那個中舉之人所用的字型都是標準的館閣體,沒什麼特殊的風格,從字跡上,得不到什麼結果】
【最後,他找到了乞丐的祖籍和讀書的書院,乞丐家中並不是富庶,他的父親早逝,母親咬牙供他讀書,為了給他賺點筆墨錢,熬夜刺繡熬瞎了雙眼,最後得知兒子的遭遇,一口氣沒過來,直接去世了,乞丐就這麼一個家人,但是他無法從她口中得出答案】
【接著,他拜訪了乞丐同村的族人,耕讀之家幾乎是舉全族之力供出這麼一個讀書人,他們也說不出乞丐書讀得如何,只知道他是他們村子裡最刻苦,學識也是最好的】
【乞丐的師長已經去世,廖鴻聲最後找到他幾個同窗,但是他們都說乞丐平時的成績一般,並沒有必中的可能】
【到了這裡,廖鴻聲是真的想過放棄,但是他們又說,乞丐的功底十分紮實,他因為是整個家族的希望,壓力不可謂不重,所以,他幾乎是日日頭懸樑、錐刺股,幾乎放棄了所有玩樂的時間】
【他們知道廖鴻聲的來意,一致懇求他好好查一查,若乞丐真的蒙受了冤屈,這個故事未免也太慘了些】
【廖鴻聲想起這一切,到底沒有選擇放棄】
【他想,如果呂佑祖真的在那一次科舉時做了手腳,那麼有沒有可能,受害的不只有乞丐一個】
【他轉變思路,開始去查其他人】
【廖鴻聲像是一隻咬到獵物就不肯放鬆的豺狼,哪怕這獵物再難啃,他也要咬下對方一塊肉來】
【但他尚且來不及去查,存放考卷的地方燃起一場大火,所有證據都付之一炬】
鄭珣看向廖鴻聲,他的腰身依舊粗壯,笑容依舊和善,但是,他的身影莫名地偉岸。
大臣們唏噓不已,捫心自問,如果換成他們是廖鴻聲,可能堅持下去?
找不到答案,沒有面臨那種境況,任何人都找不到答案。
就連皇帝都有些佩服廖鴻聲的毅力,為一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為心中“公道”二字,他付出了無數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這如何不讓人驚歎?
【那一刻,廖鴻聲是真的想辭官,然後天南海北,一個一個找到那一屆的考生】
【但是不行,他還有許多事想做,若沒有手中權柄,他無法調動足夠的人力、物力,無法與呂佑祖抗衡】
【這件事,斷了廖鴻聲尋找真相的路,但是也讓他堅定這件事背後一定有鬼】
【否則,為什麼早不起火、晚不起火,偏偏在他開始查舊賬的時候起火?】
【他不甘心,他受夠了查案時束手束腳的樣子,也受夠了眼睜睜看著惡人逍遙法外的憋屈】
【他要往上爬,爬到足夠高的位置,他要有一日,只要他站在朝堂上,就能為大雍帶來一陣清明!】
鄭珣永遠欣賞有野心的人,當然,呂佑祖這種不擇手段的除外。
更何況,廖鴻聲是個堅定不移的理性主義者,且他從不誇誇其談,而是竭力把理想落在實處。
有這麼一位官員,無疑是大雍之福,百姓之福。
這樣看來,大雍的大臣質量是出乎意料的高,在這樣不平等的時代,有那麼多人努力去為“公平”、“真理”之類聽起來就很假大空的理想去奮鬥,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但是鄭珣一個在末世追求人性的人,偏偏就和廖鴻聲之類的人最為合拍。
所以,這就是系統挑選她來到大雍的原因吧?
【話說回來,按照原來軌跡,呂佑祖也確實朝廖鴻聲下手了】
【不過,因為沒有我的干預,所以處在被動位置的,是廖鴻聲】
【那時候廖鴻聲手上的證據還不夠完備,但是哪怕如此,也足以讓呂佑祖死個七八回】
【不過,可惜的是,廖鴻聲被呂佑祖給潑了一身抖不落的髒水,最後落得個兩敗俱傷的結局】
【說來,知道廖鴻聲志向的,也就父皇一人】
【聽到呂佑祖的指控時他本來是不信的,但是奈何人證物證俱在,拖了一段時日,沒等到廖鴻聲拿出證明清白的證據,他只能無奈下令,將兩人處死】
段雲峰輕輕踹了廖鴻聲一腳:“誤會你了,一直對你態度不好,我……”
他有些羞愧。
羞愧於對好友的不信任。
廖鴻聲生怕他忽然哭出來,連忙輕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