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已經證據確鑿,寧英布和謝舒還是猶猶豫豫,絕口不提要將女兒認回來的事情。
假千金寧初嫿是他們傾盡全力培養的,知書達理,溫婉懂事,這些年來都是王爺王妃的貼心小棉襖。
而且屢屢提出好多金點子,給王爺解決了不少問題,連一向嚴肅的寧英布都覺得,這個女兒就是上天賜給他們的。
對比之下呢,原主則是一股小家子氣,行為舉止粗魯不堪,還不通文墨。
連日來的奔波,整個人都黑了不少。身上還穿著不合身的衣服。這樣的人,就算是來打秋風的窮親戚,王妃都不會正眼看上一眼的。
可是這人,偏偏是自己的親生女兒!
如今村婦已經死了,原主的養父多年前就死在了劫匪手裡,這下子謝舒和寧英布既心疼寧初嫿,又不由得有些慶幸。
心疼的是這麼乖巧的女兒出生之後就離開了父母,現在更是父母雙亡了。
慶幸的是,無家可回,初嫿就能長長久久地陪在他們身邊了!
眼看著兩個女兒已經14歲了,及笄之後更是要說親了,王爺王妃憐惜加心疼之下——
就更不提調轉身份這回事了。寧初嫿依舊是他們嫡出的大小姐,對外只是認下了原主做養女。
名頭上將寧初嫿“視如己出”,對原主“好好彌補”,但是不管是吃穿用度,還是關心體貼上,原主都只有羨慕寧初嫿的份。
就這樣,原主成為了王府的邊緣人物。寧初嫿來找過原主幾次,說要和原主做真正的姐妹,原主起初還信以為真。
結果跟著寧初嫿參加了幾次文會,聽從寧初嫿的建議打扮或是發言之後,原主屢屢出醜,越發讓王爺王妃覺得她上不了檯面。
如果只是這些小伎倆也就罷了。
當今皇上朱策年方弱冠,後宮空懸,好多文武大臣都有讓自己女兒搏一搏鳳位的意思。
不過這寧英布倒是個例外。
已經早早給寧初嫿選定了安國公家的世子,雖說有些低嫁,但是安國公家風清正,人品正直,人口簡單,嫁過去沒有那麼多腌臢事。
不得不說寧英布和謝舒已經為女兒考慮至深了,但是寧初嫿還是覺得,要當就做皇后,其他的男人她都瞧不上眼。
為了破壞父親看好的這樁婚事,寧初嫿不惜給原主和安國公世子下了藥,讓兩人顏面盡失,自己的婚事也總算是告吹了。
原主則是被一頂小轎送進了安國公府,因為覺得丟臉,謝舒都沒有給原主準備多少嫁妝。
安國公府眾人更是不知道,被孃家和婆家如此輕賤的女人竟然是寧王嫡親的女兒,對原主也十分輕視。
安國公世子嚴珣倒是對原主不錯。
雖然懷疑是原主設計連累了自己,但原主事後的反應不似作偽。如果不是寧王爺的命令,原主寧願去道觀,也不想如此羞恥地嫁人。
因此,嫁到安國公府之後,嚴珣對原主還算和顏悅色,平時還會到後院和原主聊聊天,也並未強迫原主做什麼。
哪怕嚴珣沒有表現出來,原主也知道,嚴珣這是在給自己撐腰呢。
後院的女人,如果再得不到夫君的寵愛,只怕連奴才,都可以將她踩在腳底。
好景不長,一朝兵變,安國公府成了最先破滅的國公府。
一波刺客衝入府邸,大開殺戒。最後整個府邸被火舌席捲,嚴珣和原主都葬身火海。
原主悲慘的人生至此終結。
看完了原主的記憶,寧墨也知道,現在已經發展到原主認親之後了。
寧王和王妃對外將她認作義女,讓她在王府住下,寧王妃象徵性地給她指派了兩個丫鬟。
對於寧王和寧王妃,寧墨不做評價,還是要知道原主的心願才好行事。
寧墨在識海中問了857問了。
“原主的心願是什麼?”
【大佬,原主說,她想變得優秀耀眼,讓人矚目。】
【最重要的是,如果可以避開種種麻煩和後來的災禍的話,請您幫她避開,她不想居於後院屈辱地度過一生。】
【對了,原主還說,安國公世子是個好人,如果可以的話,請您也幫幫個他。】
原主的心願裡隻字未提王爺王妃,想來也是已經死心了。
原主這樣的想法也好理解,出生之後本就沒得到多少疼愛。拿著遺物也不過是想物歸原主而已。
誰知道誤打誤撞,自己反而成了長命鎖的主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