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被發現了(2 / 3)

小說:逃生三國 作者:懶先生

死寂。曹參和樊噲滿臉驚愕,看向劉季的眼神中充滿了難以置信。劉季更是呆立當場,腦海中不斷迴響著曹琬的話,心中掀起驚濤駭浪,他怎麼也想不到,眼前這個來歷不明的人,竟然能說出自己未來的命運。

樊噲率先回過神來,滿臉怒容,覺得曹琬這是在胡言亂語,大步上前就要動手,嘴裡喊道:“你這瘋子,竟敢在這大放厥詞!” 劉季抬手攔住樊噲,目光依舊緊緊盯著曹琬,沉聲道:“你既知曉我未來之事,那可知道樊噲的結局?”

曹琬神色平靜,不緊不慢地說道:“樊噲,一生追隨劉邦,在鴻門宴上,你手持盾牌,直闖營帳,以非凡的勇氣震懾項羽,救下劉邦,可謂是大功一件。漢朝建立後,你因戰功赫赫,被封為舞陽侯。不過,劉邦晚年病重之時,有人進讒言,說你與呂后勾結,欲對戚夫人和趙王如意不利。劉邦信以為真,派陳平、周勃去取你的性命。好在陳平畏懼你是呂后妹夫,又忌憚呂后權勢,只是將你囚禁起來,準備押回長安。就在返回途中,劉邦駕崩,呂后掌權,你因此逃過一劫。但最終,你還是在惠帝六年病逝,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樊噲聽完,先是一怔,臉上的憤怒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不可思議,他呆立原地,喃喃自語:“這…… 這怎麼可能……” 劉季和曹參也是一臉震驚,他們沒想到曹琬竟能將樊噲的未來也說得如此詳細,心中對曹琬的來歷愈發好奇,同時也隱隱覺得,這個來自未來的人,或許會給當下的局勢帶來巨大的變數 。

劉季臉上的震驚之色還未完全褪去,突然嘴角一勾,露出一抹饒有興致的笑:“你方才叫我劉邦?”

曹琬亦是笑著回應,神色間滿是輕鬆與自信:“對啊,劉邦,字季,漢太祖高皇帝(公元前 256 年冬月二十四 — 前 195 年四月二十五),沛縣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龍國曆史上十大千古一帝之一,大約排在第四吧。”

劉季聽聞,眼中閃過一絲詫異,緊接著追問:“啥?我才排第四?前三個是誰?”

曹琬挑了挑眉,神色認真,緩緩說道:“龍國曆史十大千古一帝,第一名是鐵血大明的布衣天子朱元璋。他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終明二百載,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以非凡的氣魄和堅韌的意志,從微末崛起,建立起龐大的大明王朝,其治國理念和民族氣節為後世敬仰。

第二名是大漢天子武帝劉徹 。他南平兩越、北伐匈奴、經營西域、通西南夷、東定朝鮮,建立了空前遼闊的疆域,是漢帝國的極盛時期,奠定了龍國的疆域版圖。他的雄才大略,讓大漢威名遠揚,對後世的民族自信和國家版圖影響深遠。

第三名是光武帝劉秀。他輕徭薄稅,興修水利,罷免貪官汙吏,加強中央集權,精兵簡政。在亂世中崛起,復興漢室,開創光武中興,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重塑了大漢的輝煌。

而你,善用人才,定鼎關中,主儒副法,強化皇權,開言路納良諫,興漢四百年,所以排在第四 。

第五名是李世民,因隋末戰爭而人口銳減,公元 628 年(貞觀二年),唐朝只有二百九十萬戶人口,李世民經常以亡隋為戒,注意叮嚀自我剋制慾望,囑咐臣下莫恐上不悅而停止進諫,勵精圖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整飭吏治;經濟上,薄賦尚儉,為政謹慎;亦致力復興文教,令隋末動盪之局得以穩定下來,開創貞觀之治,為大唐盛世奠定堅實基礎。

至於其他的,我便不說了罷。”

劉季聽完,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自己能位列千古一帝的驚喜,又有對其他帝王豐功偉績的驚歎。樊噲撓了撓頭,一臉懵懂,顯然還沒完全消化這些資訊。曹參則是若有所思,目光在曹琬和劉季之間來回遊走,似乎在盤算著這個知曉未來的人會給當下帶來怎樣的變化。

劉季的好奇心被徹底勾了起來,他微微眯起眼睛,臉上帶著一絲不服氣,追問道:“你說,我和那個朱元璋誰厲害?”

曹琬嘴角上揚,露出一絲狡黠的笑,調侃道:“您好歹是泗水亭長,大小是個官。那朱元璋起兵時,還是一個乞丐。你說誰厲害?!”

劉季聽到這話,先是一愣,隨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在屋內迴盪,似乎對這個答案頗為滿意。可他的好奇心並未就此滿足,很快又丟擲一個問題:“那怎的沒有嬴政?難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