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吃了一份紅燒肉加二兩米飯,其餘的全部都用鋁飯盒打包。
包子則用油紙包著。
不得不說,沒有用飼料飼養的豬肉吃起來是真香,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回味無窮。
許清歡提著飯盒出門,摸了摸圓滾滾的肚子,挺滿足的。
她再次走到一個無人的街巷後,就將飯盒收進了空間,之後就一路去了知青辦。
林夏蘭的母親在知青辦工作,許清歡經常去林家玩,林母對她一向都非常照顧,林夏蘭也提前和母親打好招呼,將許清歡安排到喬新語下鄉的地方。
“您好,是來報名的嗎?”知青辦一位幹事看到許清歡來,非常熱情。
沒有幾個知青願意下鄉,知青辦的工作現在非常不好做。
“我找袁同志!”
見許清歡不是來報名的,這幹事有些失望,不過還是喊了一聲,“袁姐,有人找。”
出來的人正是林母,許清歡忙甜甜地笑道,“袁阿姨,是我!”
袁慧蘭忙將許清歡拉到一邊去,低聲道,“你真的要下鄉?這可不是鬧著玩兒,一旦報名就沒有反悔的餘地了!”
可又想到這孩子已經將工作給賣了,她又不知道該如何勸才好了!
“是要下鄉,我已經決定好了!”許清歡堅決地道。
袁慧蘭見勸不過,心疼得不得了,摸了摸許清歡的頭,“新語他們大隊那邊,我還留了一個名額,你要是決定了,我就給你安排去。”
“嗯,多謝袁阿姨!”許清歡慶幸有林夏蘭,跟在袁慧蘭的後面,“袁阿姨,我聽說東北那邊堅果和乾貨都挺不錯,我去了給您寄好吃的過來。”
袁慧蘭心裡有些不好受,“你在那邊有困難也一定要和我們說!”
她對同事道,“這位同志是烈士子女,和已經去安廣縣紅旗公社上江大隊的喬新語是同學,我想把她安排到那邊去,兩人正好有個伴兒。”
那幹事一聽,不由得對許清歡肅然起敬,“袁姐,巧得很,正好這裡還有個名額。同志,你叫什麼名字,戶口本帶來了嗎?”
“帶來了,我叫許清歡,志願下鄉建設廣大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許清歡將準備好的戶口本遞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