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良逛了市場,這才感覺自己的猜測可能真的要實現了。
李翠花倒是很好奇,尤其是有些東西,感覺家裡還能用得上呢。
“給大姐還要寄東西呢,你先寄回去也行。”
元瑤從島上換了些特產,給家裡也寄一些,順便給大姐也寄上一些,讓她在婆家也有面子。
“行,那也要讓我看看啊。”
方誌不說話,只是一味的掏錢。
他這些年的津貼都是自己攢著呢,之前也給家裡寄錢,但大頭還是自己留下了。
現在能給家裡花錢,別提多開心了。
家裡這麼多孩子,就自己回來的最少,大部分的事兒其實都是他們幾個給扛下來的。
元瑤也沒和二哥爭,方誌被媽媽帶著來這邊的時候,其實已經開始記事兒了,最開始對元良還是很害怕的。
現在不僅不害怕,甚至關係還是最好,他也是從打心裡地敬重繼父。
逛完回去,他們還是意猶未盡。
“那明天我們再來逛唄,反正也是後天才回去呢。”
元瑤來這邊的招待所住了好多次,對這裡都很熟悉了。
照顧著讓大家洗漱,也早早地歇下了。
明天還要去給三哥和大姐打電話呢。
“大姐?”
元昭趕緊應了一聲,“能聽到,你們都在嗎?”
“在呢,昭昭,我和你爸都在呢......”
打完電話,渾身都輕鬆了。
元瑤又帶著一家人去吃早茶,感受另一份安逸。
方誌看著爸媽興致勃勃的樣子,笑著道,“等我在首都安定下來了,就帶著你們去首都逛逛,看看天安門......”
一家人都哈哈大笑。
另一邊,元昭取了包裹之後,先把自家的送回去,想了想,還是直接把這些東西給送到孃家去。
今天元滿是跑短途,但早上沒有時間接電話,現在啥也不知道呢。
本來家裡沒人,元昭是讓他去他們家裡住著的,畢竟現在屋子也多了,家裡也能住得下。
元滿上晚班回去,也能有個熱飯吃吃,結果他還不樂意去。
元昭沒辦法,只能時不時地給老三送飯。
下午回來,又是帶著家裡包的餃子,讓老三放好,這大冬天的,想吃了直接就去煮,也不會白紙餓著。
“大姐,怎麼這會兒回來了?”
元滿剛把煤爐子裡的木炭給燒著,沒想到大姐這會兒就回來了,這明天還要上班呢。
“我和他們打過電話了,過來和你說一聲。”
“說啥了?”
元滿給大姐倒了一杯熱水,讓她暖和暖和。
家裡沒人在,現在回來可是冷清清的,這熱水也還是元滿早起灌的。
元昭喝了一口,這才和老三說起電話裡說的事兒。
“那你這次就一個人開回來?”
元瑤搖頭,“沒有,江城會開車,人家也想回來過年,我就說了回來我們還是兩車貨,這樣他們也能多帶些東西回來。”
“我剛還忘記說了,但是小么說了,等過完年再收拾剩下的東西,他們都已經寄了不少回來了。”
包裹這麼大,也不知道里面裝了些什麼。
這個問題,大隊裡也在討論。
“元昭現在時不時就背個大包裹回來是什麼意思?”
“不知道啊,大隊長被他們帶著去南方過年,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習慣那邊的風俗。”
“他們老兩口都是半路夫妻,這有什麼不能適應的?”
“你看你說話,怎麼這麼難聽......”
元昭還要著急回去上班,說完正事兒就騎著腳踏車回去了。
“我們也想姥姥他們,媽媽,他們什麼時候回來啊?”
博文和博武從來沒覺得自己很想姥姥姥爺,他們不在家之後,自己周天只能在家裡玩,然後被爸爸媽媽盯著做作業。
現在學校裡的好多老師都換了,管得也比之前嚴格不少,小兄弟倆都有些不習慣呢。
元昭換完鞋子,把糖豆抱到自己的懷裡哄著。
“你姥爺他們過完年就回來了,到時候你舅舅他們、還有小姨一家人都在家裡,你想什麼時候去都行。”
大院裡的不少孩子,都偷偷騎大人的腳踏車了,還以為自己做得很隱秘呢,其實都被家裡人看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