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峻拂袖離去,令殿試現場尷尬不已。
五名士子其中兩名,已經被罵的狗血淋頭,無論是歲幣,還是和親,全都是養虎為患的傻x行為。
如果欽點王陵和淳于高為狀元、榜眼,恐怕會貽笑大方。
太子、榮親王和七皇子,都想要拉攏這五大士族。
“哼!不知所謂,咱們大奉打得過外族?”
王陵看著蕭峻的背影,冷哼道:“與其這般犧牲士兵性命,還不如賠錢了事!”
淳于高點頭稱是,“王兄所言甚是,六皇子那種想法,不過是武夫的一腔熱血罷了!”
“咱們讀書人掌兵,肯定要比這些不識字的武夫強得多!”
其餘幾人也相繼奉承,唯有河東杜家的杜煜,沒有與眾人接觸,而是仔細斟酌蕭峻所言。
精忠報國,並非高談闊論,而是獻身沙場!
杜家祖上出過名將,卻因為小人陷害,最終失去了官位。
哪怕家族日後興旺,朝廷也沒有為杜家先祖平反。
杜煜此番參加武舉,正是想效仿先祖,投身軍中建功立業。
四位皇子在選擇人才,而世家大族的子弟,也同樣在選擇自己的主子。
“我王家願為太子殿下效力,還望殿下莫要嫌棄我們家業微薄!”
王陵衝著太子蕭岐抱拳行禮,後者當即大喜過望!
“渤海淳于氏,願與榮親王交個朋友,以後我便是榮親王的門生了。”
淳于高不甘落寞,眼看王陵率先投奔太子,他趕緊選擇榮親王,想要與王陵爭奪狀元。
“臨淄魯氏,與七皇子頗有眼緣,以後還望七皇子多多提攜!”
魯偉則另闢蹊徑,選擇了投靠七皇子。
蕭岐樂得合不攏嘴,沒想到自己來監考武舉,還收穫了臨淄魯氏的人才。
“杜兄,眼下只剩太子、榮親王和七皇子。”
“咱們該選擇誰?可惜被王家和淳于家搶先!”
袁振嘆氣連連,他與杜煜交好,後者的眼界和胸襟,遠非王陵、淳于高之流能比。
“袁兄,我的建議是,誰都不要選。”
“這……咱們豈不是要落第?淪為家族笑柄?”
袁振聞言,不禁眉頭緊鎖。
“袁兄,所謂功名馬上取,你我的家族,在乎的是武舉虛名麼?”
杜煜認真道:“與其跟他們同流合汙,我倒是對六皇子更感興趣!”
六閻王?
袁振看了好友一眼,不禁提醒道:“你沒聽說過麼?這廝之前抄了向家,已經是咱們士族的敵人了!”
杜煜搖了搖頭,低聲道:“向家淪為榮親王的走狗,最後又能如何?榮親王根本不會管他們!”
“若想家族昌盛興旺,那就要成為人上人!太子與榮親王,恐怕都沒辦法滿足我。”
說罷,杜煜抱拳,衝著眾皇子,以及兵部尚書致歉。
“學生才疏學淺,來參加武舉之後,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學生打算回家閉關苦讀,明年再戰科舉,此番不能與諸位仁兄同朝為官,實在是可惜!”
袁振還想再勸,奈何杜煜心意已決。
“河東杜氏的人,可惜不能為我所用!”
太子蕭岐嘆氣道:“也罷,明年繼續參加武舉,本太子定會多多提攜!”
王陵率先表態,不管這廝說了什麼狗屁言論,蕭岐都會將狀元送給對方。
至於榮親王,則要爭取榜樣,交給淳于高。
七皇子為魯偉爭取探花之位,三兄弟皆大歡喜。
“學生也覺得自身才華不足,無法為朝廷效力,還望諸位大人諒解!”
袁振眼看前三甲無望,杜煜棄考,他位列末席,有什麼意思?
“你們明年再來參加科舉,本太子承諾,狀元榜眼必屬於你們二人!”
蕭岐上前勉勵一番,反正口嗨一嘴,至於能否兌現還要另說。
——
崇德殿。
皇帝閉目養神,抿了一口參茶,笑問道:“此番入圍殿試的五人,背後家族實力都不錯,老六選擇了何人?”
曹讓也是剛得到訊息,便前來彙報,聽到皇帝詢問,臉色青一陣紫一陣。
“清遠王氏,引經據典,學識可爭天下先,老六選了王家的人?”
“陛下,非也……”
“渤海淳于氏,掌管海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