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我教她們。”
“行,反正如果論起來,你們三個是一家。”
李麗質不解:“我和星意沒錯,但是陰嫚的話,我們相隔了好幾百年啊。”
看著不理解的三位公主,張彥決定解釋一下:“李姓源自於贏姓,準確的說,麗質和豫章公主是贏姓李氏。”
“李這個姓氏有三個分支,但是隻有一支屬於漢人。其他兩支是猶太人和西南少數民族。”
“麗質和豫章公主的李姓源自皋陶。”
三位公主愣了一下:“真的?”
皋陶可是上古大賢啊,這太有排面了。
張彥點頭:“遠古時,顓頊高陽氏生有兒子大業,大業生子女華,女華再生子皋陶。”
“父系氏族社會後期,堯為部落聯盟領袖,曾選拔皋陶幫助治理天下;舜繼堯為部落聯盟領袖後,任命皋陶為大理。”
,!
“大理也叫做“士”,是古時掌管刑獄的官,後來又稱為理官。皋陶以善理刑獄著稱於世,曾制定墨、劓、剩、宮、大辟五種刑罰。”
“根據犯罪者所犯罪行的性質、情節等進行公平處理,使天下人信服,因而安定了社會秩序。禹繼舜為部落聯盟領袖後,認為皋陶最賢能,準備讓皋陶做自己的繼承人,可是還未來得及禪讓,皋陶就病逝了。”
“皋陶的子孫,世襲大理之職,到了商代,便以官職命名本族姓氏,稱為理氏。”
“商朝末年,皋陶後裔有個叫理徵的人,惹惱了帝辛而被殺害。”
“理徵的妻子契和氏聽到訊息後,便帶著年幼的兒子利貞外出逃難。”
“契和氏本是陳國人,想逃回孃家,又怕連累孃家人,於是便往豫西逃,當走到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時,母子二人飢餓難忍,疲憊不堪,尤其是小利貞,餓得奄奄一息。”
“可是,那一帶荒無人煙,沒有食物。”
“幸好契和氏發現附近的樹上結有一些“木子”,於是便採下來吃。就這樣,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然後,他們又到豫東,在離淮陽不太遠的苦縣安家落戶。”
“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時也為了躲避帝辛的追緝,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緣故,自利貞開始改理氏為李氏。”
三女看著天幕,時不時的驚歎。
“張彥,你這麼說不對,我大唐皇室是顓頊後代。”
“麗質,你要是這麼論的話,你和軒轅黃帝也有關係。”
“顓頊是黃帝的孫子”
(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帝王,是華夏的第一位古帝,五帝之首。)
(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名軒轅,一說名軒。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由於居住在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又因為建國於有熊,所以也稱有熊氏;還因為有土德之瑞,號稱黃帝。)
李麗質眼前一亮:“對對對,我阿耶絕對會認。”
“我阿翁也會認。”贏陰嫚也來湊熱鬧了。
:()掌握天幕,行走萬朝